林蓉
摘 要:士官學員英語考核方式以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為主,評價方式單一,注重結果,忽略過程;注重筆試,忽略口語;不能發揮考核對學業的促進作用,無法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基于此,本文探討對士官學員英語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以期能夠更好的發揮考核的“以考促教”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考核;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
隨著世界各國軍事變革的深入和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進一步推進,全面提高我軍官兵的英語水平,已被提到了做好新時期軍事斗爭準備、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高度。而士官作為我國軍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軍事院校的關注和重視。
學業成績考核評價通過對學員一個時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進而對整個教學過程做出檢驗和診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并指揮和調節下一階段的教學。蔡克勇在《21世紀中國教育的走向》一書中指出:“當前,從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趨勢看,評價的工功能和新的評價技術,都有了本質的變革,評價不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動力(蔡克勇,2004)。”可是目前大多數軍隊院校的考核制度忽視了士官學員英語的考核評價,或是其評價方法不夠科學,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探討士官學員英語考核評價體系是極有必要的。
一、目前士官學員英語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終結性考核在部隊士官英語考核評價方法中仍然占主導,其主要形式為學期末的筆試考試。這種考核方式簡單易行,適應性強,說服力強,但其弊端是一刀切,忽略了士官學員入學時的自身英語水平,重結果、輕過程,重筆試輕口語,容易打擊學員學習積極性。此外,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不能真實、全面且動態地反映學員的英語水平和學習過程。其主要有以下問題:
1.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士官英語教學不僅包含英語聽、說、讀、寫、譯基本能力的培養,還包括語音、語法基礎知識的補充,跨文化知識的傳遞,軍事相關內容的學習。而在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期末考試)中,試卷主要考核讀、譯能力,內容主要以語法、詞匯、語篇閱讀和翻譯為主,考核方式單一,無法反映學員其他能力的水平。
2.沒能發揮考核對學業的促進作用,無法激勵學員。考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甄別,更在于反饋,在于以考促學,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目前各院校士官學員中,有大專畢業入伍參軍的,有高中畢業入伍的,還有一些高中沒讀完,甚至初中畢業就入伍的學員。學員英語水平差異很大,但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是一種靜態的考核方式,對不同英語程度的學員用同一張試卷進行考核,水平好的學員會認為考試簡單,無需上課認真聽講;程度差的學員覺得無論如何努力,還是不能通過考試,干脆自暴自棄。這種考核方式忽略了學員在學習過程作用中取得的進步,沒能發揮考核對學業的促進作用,無法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而好的評價方式不僅僅能甄別優劣,更應該通過考核鼓舞和激勵學員超越自我,取得進步,促進學員能力的全面發展。
3.重結果輕過程。傳統的終結性評價,一考定輸贏。有些平時非常努力且表現很好、或是在口語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員有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在期末考試中出現失誤。而另一些平時不認真學習的學員,通過考前的臨時抱佛腳,也能僥幸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導致了學員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時,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只注重分數不注重能力,忽略了平時學習積累的過程,無法真實的反映出學員的真實水平,還容易滋生一些作弊行為。
4.重筆試輕口試。很多中國人學了很多年的英語,能看懂報紙文章,但一張口,就啞了!這種情況在士官學員中也很常見。經常會有這樣的學員,上課講的內容能聽懂,課文也能理解,課后練習做的不錯,翻譯句子基本都正確,但一進行口語對話,或口語造句,就不知所措。有些學員甚至直接在紙上寫,然后照著念。這種現象就是因為長期的英語考核方式只重視筆試,忽略了口語表達能力的考核,學員自然也厚此薄彼,在日常學習中不重視口語能力的培養。
二、英語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思路
士官英語教學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關注能力的提升,提高讀和說的水平,更要注重培養學員的軍事英語素養,幫助學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學會如何學習。因此,構建新型士官學員英語學業成績考核評價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士官學員的英語學業考核中,單純的終結性評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偶然性。采用形成性評價,對學員平時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作業、報告等教學活動進行考核,這樣才能清楚、全面地考察學員的學習情況,幫助教員掌握學員學習動態,進而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
2.評價形式多樣化。學業成績評價應以學員為本,基于促進學員能力提高,提升學員英語學習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并學會學習方法的目的,評價形式應盡可能多樣化,照顧到大多數學員。例如,對于形成性評價,教員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置短期、中期及長期任務,要求學員采用課堂對話、角色扮演、課堂報告、軍事英語技能展示、作業、解決問題等等形式完成任務,教員根據完成情況打分,并記錄在學員學習記錄本上。對于作業,也可以和考核掛鉤。可以根據學員完成作業的質量,包括正確率、書寫是否整潔、是否有創新等方面進行五級評分,并在學期末根據作業平均分折合比率計入平時成績。經過這樣改革后,學院的作業質量大幅提升,經常能在作業中看到學員自己的想法,而非課本內容的復制。評價形式多樣化,還要努力和軍事相結合。日常口語對話的訓練,就可以以士官學員的日常生活展開,包括隊列訓練中的口令,日常的報告等,處處要體現學有所用,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
3.提高期末筆試試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士官學員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再設計期末考試試卷時,應關注學員實際水平,并結合士官英語教育的職業特點,不能單純按照純粹考察知識的方向設計考卷,或是仿照四六級設計相同或類似的試卷。其次,要注意試卷設計知識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注意試題難易程度、主客觀題型比例分配,加大對學員知識和能力的全面和科學考核。
4.增強評價體系的透明化,及時反饋評價結果。為了杜絕評價中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評價的過程應盡量透明化,及時反饋評價結果。為了杜絕評價中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評價的過程應盡量透明化。例如在學期初就應該清楚的告訴學員,最終成績是有哪些部分組成的,并且詳細告訴學員每一部分的評分要點及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這樣學員就可以清晰地明白自己要注意些什么。此外,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應及時反饋學員,不當告知結果,最主要要告訴學員優點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讓學員明白努力的方向。例如堅持作業講評,哪些學員做得好,為什么好,哪些做的不好,原因是什么,經過點評后,學員做作業及其認真,很少見到作業敷衍的情況。為了把課堂報告寫好,學員周末主動聯系教員,就選題、內容設計、展現形式等和教員溝通,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氣氛,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學員的學習,還擴寬了學員的視野。
教學評價是個復雜的過程。布魯姆說過,“評價是一把雙刃劍,它或許能增進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發展,或許會危害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的發展,它對學教師、課堂和學校系統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也能產生消極的影響(劉紅,2004)。”士官學員在校學習時間短,英語學習的時間更短,積極開展士官學員英語考核評價體系改革,是評價真正成為促進教學的手段和推動力。
[參考文獻]
[1]蔡克勇,21世紀中國教育的走向[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劉紅,高校學生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