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敏 李虹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復合皮移植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燒傷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對照組患者行復合皮移植治療,觀察組患者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治療。治療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同時,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48/50),對照組為76%(38/50),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觀察組患者平均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依次為(12.6±3.2)、(18.4±4.2)d;對照組依次為(16.4±4.4)、(23.5±5.2)d,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對照組為2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優于復合皮移植,能有效促進患者皮損創面愈合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且術后并發癥少,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燒傷整形;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復合皮移植;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2(c)-0053-03
Application effect comparison of composite skin grafting and 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burn plastic
ZHANG Dingmin LI Ho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osite skin grafting and 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 plastic. Methods 100 cases of burned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50 cases.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posite skin graft treatment,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y effect of 2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und skin blood supply, recovery ti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2 groups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unt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96% (48/50),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6% (38/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average time of wound healing, and wound skin blood supply recovery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12.6±3.2), (18.4±4.2) 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6.4±4.4), (23.5±5.2) 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1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kin soft tissue dilat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mposite skin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s plastic,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atient's skin wound healing and skin wound blood supply recovery, and has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urn plastic; Skin soft tissue dilatation; Composite skin grafting; Application effect
燒傷是由化學物質、高溫以及電力等外界因素對機體皮膚造成的組織損傷。因溫度高低及作用時間長短的不同,組織皮膚燒傷程度可分為四度[1],臨床主要表現為:燒傷皮膚明顯觸痛、發紅、水腫、水皰,血液中乳酸量增加,動靜脈血的pH值降低以及缺氧血癥等。在日常生活中,燒傷是引起瘢痕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容貌的最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和審美追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外形尤其是皮膚表面的美觀性越來越重視。因此,燒傷整形治療成為現代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減輕整形者術后的患處疤痕,提高燒傷愈合質量,成為廣大整形美容外科醫師探討的重要課題。目前,復合皮移植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是燒傷整形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兩種方法,二者均具有操作簡單、適應性廣的優點[2]。為對比分析復合皮移植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本文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100例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分別行復合皮移植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治療,現將治療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燒傷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齡18~45歲,平均(29.4±5.6)歲。100例患者中,四肢瘢痕42例,口周瘢痕30例,頭皮缺損16例,頸前瘢痕12例。皮膚軟組織缺損面積4.3 cm×5.8 cm~8.4 cm×14.8 cm。隨機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皮膚軟組織缺損面積以及體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患者行復合皮移植的治療。首先,予以患者全麻下,切除燒傷部位瘢痕,直達深筋膜層。攣縮充分松解,將畸形糾正,行止血操作[3]。用無菌生理鹽水將患者創面徹底清洗,并將創面用抗生素液濕敷,起到創面徹底滅菌的作用。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將脫細胞異體真皮沖洗3遍后[4],將其移植與患者創面上,并保證異體真皮與患者創面緊密貼合,用細絲線縫合數針固定。再于脫細胞真皮基底膜上取自體刃厚皮片貼附,保證皮片間隙盡可能的小,以控制異體真皮外露。最后,將置入的皮膚固定完好,將抗菌素油紗覆蓋于供皮區,無菌敷料包扎,自粘繃帶加壓固定。
觀察組50例患者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治療。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分兩期進行[5],第一期手術:首先,根據患者皮損區創面的形狀、大小來選擇合理的擴張器。其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于患者皮損修復區附近將擴張區域和注射弧的位置進行準確設計并標出,在擴張區與修復區交界處切入,于患者皮膚軟組織下將擴張器置入,行徹底止血操作。并放置引流管引流,接負壓吸引,分層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最后,于擴張器放置約7 d后,將生理鹽水按額定容量的10%~15%量注入,鹽水持續注入擴張7~8周后,于額定注水量到達后,準備行第二期手術。第二期手術:將擴張器取出,旋轉或推進皮瓣,以供皮或修復創面。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于患者治療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如下指標進行觀察:
1.3.1 臨床治療效果評價 于患者治療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6]為:①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傷口愈合良好,患處瘢痕明顯改善或消失,血運通暢,皮膚質地柔軟,與附近正常皮膚色差不明顯;②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傷口愈合較好,患處瘢痕顏色逐漸變淺,血運較好,皮膚質地變軟,與附近正常皮膚有一定色差,但不明顯;③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傷口愈合較差,患處瘢痕無改善,存在血運障礙,皮膚質地較硬,與附近正常皮膚色差明顯。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臨床治療相關指標 分別對兩組患者的如下治療指標進行觀察,包括: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創面愈合時間。
1.3.3 并發癥發生率 于患者治療后,分別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觀察指標包括[7]:擴張器外露、皮瓣遠端部分壞死、皮膚感染、皮膚發紅等;對照組觀察指標包括刃厚皮片移位、復合皮組表皮液化、皮片感染壞死、皮膚感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0.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48/50),對照組為76%(38/50),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依次為(12.6±3.2)、(18.4±4.2)d;對照組依次為(16.4±4.4)、(23.5±5.2)d,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比較(d,x±s)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50例患者中,發生擴張器外露1例(2%),皮瓣遠端部分壞死2例(4%),皮膚感染1例(2%),皮膚發紅1例(2%),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0%;對照組50例患者中,發生刃厚皮片移位3例(6%),復合皮組表皮液化2例(4%),皮片感染壞死2例(4%),皮膚感染3例(6%),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2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燒傷亦稱燙傷,主要指機體直接接觸高溫物體或受到強的熱輻射所發生的變化。燒傷的程度由溫度的高低、作用時間的長短而不同。局部的變化可分為四度。Ⅰ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Ⅱ度:形成充滿血清的燒傷水皰;Ⅲ度:組織壞死;Ⅳ度:組織的炭化[8-9]。近年來,隨著危重燒傷、復合傷、毀損性皮膚組織缺損修復工程材料的不斷研制及開發,臨床上,燒傷整形學科以危重燒傷、復合傷救治及并發癥防治和后期整復、美容整形及康復治療為原則色,涵蓋燒傷早期救治、后期整復、美容整形、功能康復及皮膚護理等各個方面,在難愈合性創面的修復、創面愈合及瘢痕防治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目前,復合皮移植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是燒傷整形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兩種方法,二者均具有操作簡單、適應性廣的優點,特別注重應用整形美容的原則和技術早期處理深度燒傷創面,使得患者在搶救生命的同時獲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觀恢復。
本研究中,為對比分析復合皮移植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對照組患者行復合皮移植的治療,觀察組患者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治療。治療后,在臨床治療效果上,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為76%,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復合皮移植是利用脫細胞異體真皮支架與自體刃厚皮片彤成復合皮片,將復合皮片移植于皮膚缺損創面處來對缺損創面進行修復的整形手術。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則是借助組織擴張器的擴張作用以得到額外的皮膚軟組織,并將其用于皮膚缺損創面處來對缺損創面進行修復的整形手術。在各自所發揮的效果上,植皮術雖然有改善疤痕外貌的作用,但由于植皮后皮膚色澤、皮緣疤痕等一系列問題,即使植皮的皮片成活得很好,但無論從顏色、皮膚彈性、還是美容外觀角度都無法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10-11]。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中,組織擴張器所提供的“額外”皮膚組織,無論從色澤、質地、厚度、毛發分布及美觀程度都與缺損區周圍的皮膚近似或一致,而且還具有血運好、有感覺的特點。因此,二者比較,皮膚軟組織擴張術不象植皮術那樣會產生新的供皮區的瘢痕,效果更佳。
在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上,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創面愈合時間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可以使自身的皮膚軟組織獲得“額外”的皮膚以提供組織修復所需要的材料,患者皮下埋入擴張囊,然后向囊內注水擴張,可以使上面的皮膚軟組織形成一定的張力,該張力可以對上皮細胞形成刺激,促進其有絲分裂,進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生成或形成增加,從而促進患者創面皮膚血運的恢復及傷口的愈合[12-13]。
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上,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0%,對照組為2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相較于復合皮移植,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優于復合皮移植,能有效促進患者皮損創面愈合及創面皮膚血運恢復,且術后并發癥少,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曉棟.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中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學,2013,19(4):532-534.
[2] 張旭東,趙啟明,甘精兵.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面頸部瘢痕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7):899-901.
[3] 趙麗紅.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中的應用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09,5(3):103-104.
[4] 熊浩.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4(14):106-107.
[5] 張國輝,劉文明,崔光懷,等.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外科中的應用[J].濱州醫學院學報,2007,30(2):143-144.
[6] 鮑海萍,蘇侃,龔濤.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11):1255-1256.
[7] 黎鴻章.皮膚軟組織擴張術修復燒傷后瘢痕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6):107-108.
[8] 蘭久利.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整形外科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5):228-229.
[9] 張誠,劉毅,劉萍,等.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美容修復燒傷后頭皮缺損合并顱骨外露[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12):1717-1719.
[10] 郭素梅,劉愛勤,戚俊凱,等.改良單-重瞼切口額肌筋膜瓣懸吊術矯正兒童重度上瞼下垂[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3,21(3):22-31.
[11] 肖海濤,岑瑛,劉勇,等.皮膚軟組織擴張技術在頭皮擴張期動靜脈畸形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3,27(2):249-250.
[12] 劉巖,馮國平,楊鍇,等.面部擴張手術中纖維包膜的減張作用探討[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2,26(8):939-942.
[13] 唐杰兵,奄成國,易美林,等.復合皮在大面積燒傷后期整形中的臨床應用[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20):3862-3863.
(收稿日期:2013-10-14 本文編輯:李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