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珍
摘 要:簡單介紹了高職類考試數學試卷的題型及主要考查的能力。作為職業中學的數學教師,應根據職業中學學生的現狀,從三個維度探索高職高考數學備考:準確把握數學復習的三個階段;抓住數學復習的三個重點;避免數學復習的三大誤區。
關鍵詞:高職;數學;備考;基礎知識;運用能力
參加高職類高考的學生主要是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因此,試題題型及難易程度都低于全國普通高考。廣東高職類考試數學試卷總分為150分,其中客觀題占了卷面總分的二分之一,達75分;填空題和解答題占卷面總分的二分之一。高職數學考試主要是考查考生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及簡單運用能力。
在復習備考中,高職數學教師應當將考試大綱作為復習備考的重要準則,教師首先要根據考試大綱掌握考試的范圍、內容、題型及每年的難易程度,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基礎狀況,以此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有組織的復習指導,以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認為,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應該從三個維度進行數學知識的復習:(1)準確把握數學復習的三個階段。(2)抓住數學復習的三個重點。(3)避免數學復習的三大誤區。
一、認清數學復習的三階段,螺旋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第一階段: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建構數學知識體系
職業中學學生多數“雙基”不夠扎實,系統知識薄弱,限制了他們數學能力的快速提高,所以對他們進行全面基礎知識的復習是必要的。這個階段以知識點為主線,以低、中檔題為主體,對所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復習。《考試說明》中明確指出:易、中、難題的占分比例控制在4∶4∶2左右,即中、低檔題占總分的80%左右。在復習過程中,我們必須夯實基礎,加強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訓練,重視課本,對課本中的例題、知識點加以概括和延伸,構筑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形成知識體系。全面復習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而且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做到舉一反三,為下一輪的復習擴大了知識面,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通過專題強化訓練,解決數學薄弱環節
數學知識體系是螺旋上升的,知識復習也應該是循環往復的。在對數學的全面知識有一定積累的前提下,這個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復習的基礎上對知識和能力做到回顧、串聯、鞏固、應用,加強對思維品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此階段必須注意:(1)注重講解例題的選取。(2)注重審題過程的分析和解題后的總結、反思。(3)重視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歸類總結。
這個階段復習的重點應是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即結合大綱和歷年的高考題目,對多數人存在的問題歸納整理,精選練習,做到有目的、有步驟的解決學生知識漏洞,鞏固重點知識。
第三階段:進入考前強化訓練,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在前面兩個階段的基礎上,要對學生進行綜合模擬訓練。此階段中,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進行解題技巧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訓練結果,對每個學生進行個人分析,并給出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最后的模擬訓練,既提高了自己的考試心理素質,又更好地深化和鞏固了系統知識,這將會為他們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明晰數學復習的三大重點,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1.以綱為綱,剖析歷年數學高考題
廣東省高職類高考數學《考試大綱》所規定的知識點有近百個,近幾年高考試題所覆蓋的考點約有70個,而歷年高考數學試題的考點超過七成是相同的。因此,在嚴格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剖析近年高考數學試題的特點,明確高考數學命題的趨向顯得尤為重要。高考對數學的能力考查包括思維能力、運算能力、應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思維、選擇空間??v觀近幾年的廣東省高考數學試題,高考命題有以下幾點發展趨勢:(1)不回避以前考過的重要內容,如集合與數理邏輯用語(充要條件)、解不等式和求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最值)等。(2)高考命題的特點是逐漸減少運算量,加大思維量,如三角函數恒等式推理的減少,加大向量在三角和解析幾何中的應用。(3)保持和降低試題的入口難度,如求直線的斜率、特殊角三角函數值、向量平行與垂直的判斷等。(4)考查知識的主干內容,如函數的性質、數列的通項志求和、圓錐曲線的方程與性質(焦點、離心率、準線)等。(5)應用題目是考查的重點與難點,也是考生得分的難題,如平面向量與正(余)弦定理的綜合運用、數列和函數、解析幾何的綜合題,都成為考查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及應用能力的重要內容。
2.系統梳理,整體構建數學知識網絡體系
高考數學試題總數26題,而考試內容覆蓋面廣,考點多。基礎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為4∶3∶3,雖然這兩年來,高考數學試題逐步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試題轉化,每年都有新題型、新情景出現,但總體還是穩中求改,所以復習的著眼點應放在構建知識網絡上,突破學生知識應用的弱點,培養能力。歷年高考數學試題分析結果表明,整套試題都是以基礎知識作為考試重點,而每一道題都是由若干個知識點相互聯結,這些知識聯結網點就是題目的考點。例如,直線與圓錐曲線方程、韋達定理的靈活運用、數列與函數性質的結合。這些問題考查了數學的基本方法,也體現了命題者從知識網絡的交匯點上設計題目的命題思想。因此,只有引導學生吃透教材上的典型例題與習題,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以不變應萬變。在求活、求新、求變的命題指導思想下,高考數學試題雖然不可能考查教材和復習資料上的原題,但對歷年高干試題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不少高考題就是我們教師在復習課上講過的原題的變型、改選及綜合。所以加強學生對《考試大綱》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題目涵蓋的知識及解題的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較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實施數學專題復習教學,幫助學生領會并掌握數學方法
職高學生的文化基礎不夠扎實,大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而他們對高考要取得良好成績的愿望很高,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心情大多處在厭煩的抵制狀態,常感到學習數學很無聊、枯燥無味,學習沒勁頭,學習數學只是為了應付差事和免受家長及教師的責備,而喪失了學習的原動力,對學習的厭惡和抵制則日盛一日。但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和好勝心理。根據這種心理,應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共鳴,激發其進取心。布置給學生做的專項練習題,首先應精選題目、由淺入深,并注重題目的典型性和針對性,必要時適當刪除繁題、難題和偏題,倡導精選創新題、應用題,突出問題的訓練價值,以期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同時,學生在做題復習時,要明確不是為做題而做題,而是要從題目中抓住解題方法,由一道題帶動多道題,重在提高解題能力。
高考數學的復習可分知識專題和方法專題,在知識專題方面可以進一步鞏固第一輪單元復習的成果,加強各數學板塊知識的綜合。方法專題是針對高中數學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等。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對此進行歸納、領會、應用,才能把數學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職類高考數學選擇題、填空題與解答題的分值比例為3∶1∶2,所以要加強學生對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的解題方法訓練。(1)高考數學選擇題的特點非常明顯,均為“四選項一”型,其中的錯誤選項具有兩重性,既有干擾的一面,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只有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分析和思考才能揭露其潛在的暗示作用,從而從反面提供信息,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切忌解選擇題僅僅顧及題干,然后像解答題那樣解下去,選項只起了核對的作用,本來應小題小做,而可能將其做成了解答題,至少做成了填空題,這樣就小題大做了,導致后面的解答題沒有充裕的時間思考,這樣是很不劃算的。因此,在第二輪復習階段就應該教給學生小題巧做的方法與技能,使他們迅速掌握選擇題的常用解題方法:篩選法(排除法)、賦值法、極限法、估算法、直接法等,充分發揮選擇題的選項功能,綜合擇優選用。(2)在填空題方面,也不容忽視其解題的方法與技巧。數學題目中的填空題具有小巧靈活、結構簡單、概念性強、運算量不大的特點,不要求寫出解題過程,只需要結論的特點,故在專題復習課時教給學生解填空題的常用方法:整體代入法、數形結合法、順推巧算法、分類法、特例法、直接法等等,從而提高解填空題的速度和準確率。(3)對于解答題,則通過專題訓練與講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審題,挖掘題中所隱含的條件,分層次逐個攻克。在講授過程中,盡量能給出規范的解題格式讓學生仿照,或引導他們參照教材例題格式,并按要求正確書寫必要的解題步驟和計算結果,培養良好規范的解題格式習慣。高考數學試題的解答題是分步驟給分的,故不會做或者沒有把握也不要留空,會答多少答多少,即使寫上相關的公式或性質也有可能得一些分。爭取做到能拿分的多拿分,不能拿分的也力求能拿分,這樣必將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
三、分析數學復習的三大誤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誤區一:單純機械地記憶數學概念與公式
在備考復習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不要把主要精力耗在機械地記憶數學概念與公式上,要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概念與公式的積累要與解題結合在一起,要勤讀、善思、活用,同時在數學概念公式的積累方面要善于構建數學知識網絡體系,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誤區二:關注解題步驟,不關心解題思路
數學學習重在思維,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是從會每一道題目的解題步驟中得到提高的,因此要避免讓學生只關注解題步驟,而應是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對題目整體把握,首先要知道這個題目是怎樣的解題思路,先求出什么,然后再求什么,是有固定的解題模式還是要探索解題,是從條件出發還是從結論出發,不要漫無目的地一味看步驟。學習需要有鉆研精神,但是我們要把鉆研的精神首先用在方法研究上,其次再用在具體的公式和步驟上面,不要本末倒置。
誤區三:忽視合作學習,直接移用別人的復習方法
在備考復習過程中,除了知識性的學習以外,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及合理的復習策略也顯得非常重要。對于職高學生來說,很容易忽視與同學的合作學習,往往只顧一個人埋頭苦干,實際收效卻甚微,因此在最后的總復習中,教師必須運用各種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同時,學生容易直接移用別人的復習方法,實際上每個學生的基礎情況都不一樣,同樣的方法放在不同的學生身上產生的效果差異很大,因此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情況的不同,給出適合他自身的復習方法,學生的復習才能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高職類數學的復習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重復與再現,它還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高職類數學的備考要有科學的復習方法以及合理的安排,按照復習節奏持之以恒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復習及課后的自我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
(作者單位 廣東省中山市南朗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