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秋
摘 要: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目的態度;二是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掌握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索取知識的能力,乃是當今青少年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任務,只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初一學生一段時間后在數學學習上表現出茫然,不知所措,而家長們反映最多的也是“孩子在小學時數學學得還不錯,都能達到八九十分,怎么一上初中成績就明顯下滑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進入初中以后學生所學的科目增多了,并且內容明顯拓寬,數學更是由原來的直觀形象教學發展到了抽象推理教學,從文字表述發展到符號表示,學生面對這種認知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二是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學習方式由原來老師“手把手”教轉變為學生自主學,而一部分學生還未脫離這種“哺乳”期,沒有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因不會學習而成績下降,導致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久而久之最終陷入“學困—厭學—不學”的惡性循環境地。那么如何幫助學生走出這樣的困境,使學生能夠自信快樂的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呢?我認為首先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一、指導學生學會預習
課時預習應要求學生做到四步:一要速讀,粗略了解本節的主要內容。二要細讀,注意體會每個知識點的形成的過程。對不理解的問題要做好標記以便在課堂上討論交流。三要精讀,把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規律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達到記憶。四要嘗試應用,每節課后的鞏固練習往往比較基礎,學生可以嘗試完成一兩道,以檢測自己的預習效果。經過這四個環節的預習后學生在課上思考會更深刻更有高度,我們的課堂也會更加高效。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按照要求預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完成預習筆記:(1)記錄每個定理、公式、法則的形成過程;(2)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3)記錄自己完成的鞏固練習題。
二、指導學生學會聽課
1.專注學習目標
每堂課上教師首先都會給學生交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以便于學生有目的性地學習。同時要求學生始終專注學習目標,把握學習目標中關于“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等不同層次的要求,確定每節課的學習重點,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學習效果。
2.多種行為模式共同參與學習
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用眼觀察、動手操作,耐心傾聽,用心思考,主動表達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倡導學生主動地、有意識地將多種行為模式共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我們的教學更加高效。
3.主動參與交流合作
對于初一新生,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與他人交流:(1)獨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沒有思考就沒有發言權。(2)平等與尊重是交流的基礎。(3)耐心傾聽是交流的保障。(4)要有條理地表達。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因此,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小組建設,優差結合。要求各小組分工明確。最初教師要指導小組長分工時要使每個同學揚長避短。有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2)創設寬松的合作交流的氛圍,選擇適合學生討論的內容。(3)關注中下等學生,加強對他們課前預習的指導,一般在討論中可以暗示讓他們先發表意見。(4)適時評價,激勵交流。評價時多以表揚鼓勵為主,評價的角度要多元化。
4.及時反思總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漸養成對每個解決完的問題都及時反思總結的習慣,反思的內容可以有很多方面:(1)本題考查的知識點。(2)做錯的原因(易錯點)。(3)解決此類問題有哪些技巧。(4)本題說明了什么規律,可以在今后解題時直接應用。時間久了就會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有很大提升。教師還要養成每節課都進行課堂小結的習慣,小結的內容也不要由教師包辦完成,要引導學生自己反思評價:本節課我學會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最困難的是……通過反思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知識結構,通過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
三、指導學生學會復習
很多學生跟我反映在做作業時有些知識點仿佛就在嘴邊,就在眼前,但又說不清,經常要再翻閱教材,才能想起。就是因為在課堂上有的知識學生根本沒有領會,有的雖然領會了但并沒有記住,有的雖然初步領會和記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刻,因此,遇到問題時仍然不知道怎么辦??梢姡抡n后認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進行課后復習,深入地掌握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梢哉f,課后及時復習是上課學習的繼續,有了這個繼續才能保證我們在學習中不“欠賬”。因此,要引導學生不僅要有復習的習慣,還要掌握復習方法。首先,閉目回想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概念、定理、公式、法則,重難點有哪些,探究了哪些規律,技巧。其次,翻閱教材,校對自己還有哪些遺漏和識記錯誤。最后,完成課后作業,通過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再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地學習。
當然,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習慣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耐心地不斷要求,不斷指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是終生受益的。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