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竹芬


摘 要:閱讀策略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完成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策略;閱讀教學;案例分析
一、引言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英語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主要途徑。新課程明確要求學生能根據閱讀目的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培養(yǎng)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和使用恰當的策略,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從閱讀策略的角度,自覺、系統、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訓練,缺少對學生必要的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策略訓練的目的就是“喚醒”學生的策略意識。學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閱讀策略,才能舉一反三,做到在不同的閱讀材料中,使用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根據認知學理論,閱讀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包括快速閱讀策略(尋讀和略讀)、細讀策略(找主題句,找細節(jié),區(qū)分重點與次重點和推理)。元認知策略包括讀前策略(預習、預測、想象)、讀中策略(自我詢問和自我調控)和讀后策略(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高中英語教材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材料,是學生訓練閱讀技能、運用閱讀策略的最佳素材。下面筆者以案例來具體闡述閱讀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二、閱讀策略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閱讀教學的設計就是為了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使閱讀教學成為一個整體,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案例1】
預測是一項重要的閱讀策略。預測正確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對新課的預期。
人教版(2007)必修2 Unit 4中的閱讀課,正式閱讀課文前,筆者設計如下:
Look at the titl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
1.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wildlife?(Wildlife is in danger of dying out.)
要求學生預測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狀況。
2.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About Daisys learning experience about wildlife.)
要求學生根據learned一詞作出猜測。
3.Which word do you think the text will focus on?(How)
從標題中學生都能找出關鍵詞。
4.How did Daisy learn to help wildlife?
學生預測結果會很多,如:(By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or by attending a lecture on how to help wildlife,or by getting close to wildlife...)
【教學效果】利用課文標題,預測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能力。如果學生能夠預先知道將要閱讀的內容,學生會在心理上就處于一種積極的閱讀狀態(tài),讓學生形成強烈的閱讀期待,學生會在閱讀中驗證自己的預測,這樣的閱讀會更有效。
【案例2】
略讀(Skimming)是通過快速閱讀來獲取文章大意的一種閱讀策略。這項任務不僅引導學生總結出文章的中心大意,還訓練了他們的閱讀速度。閱讀前,筆者給學生提供了一些閱讀建議。如,跳過你不熟悉的單詞,抓住一組句子而不是單獨一個句子,默讀,運用你的眼睛,而不是出聲讀或用筆指著讀,全神貫注地讀,而不要來回重復讀。
人教版(2007)選修8 Unit 2 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中的閱讀,給學生五分鐘閱讀,學生閱讀結束后,筆者設計了如下段落大意連線題:
Skimming the text and do the match work.
Para. 1 A.use of the cloning
Para. 2 B.the effect of Dollys appearance
Para. 3 C.What is cloning
Para. 4 D.opinions about human cloning
Para. 5 E.Dollys problem
(注:答案1.C 2.A 3.E 4.B 5.D)
【教學效果】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屬于較難的閱讀理解。筆者設計段落大意連線題,降低了學生歸納主旨大意的難度,使學生有興趣閱讀,為下一步理解提供保障,很好地化解了教學難點。
【案例3】
尋讀(Scanning)是通過快速閱讀尋找文章具體信息的一種閱讀策略。尋讀是高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閱讀技能。以近幾年的浙江卷為例,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四篇閱讀理解和一項任務型閱讀理解,靠逐字逐句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學生根據問題要求從文章中檢索出有關信息并加以處理則是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尋讀是有目標的閱讀。
人教版(2010)必修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中的閱讀,筆者設計了一份空格填空練習來訓練學生的尋讀技能,并讓學生了解李強在時光穿梭機內的感受。
(注:劃橫線的詞為要求學生閱讀時填寫的詞)
【教學效果】本文細節(jié)信息很多,而且生詞和短語也很多。通過讓學生填寫空格,既訓練學生尋找細節(jié)的閱讀技能,并讓學生了解李強未來之旅中的所見、所為和所感。尤其是李強的所感,要求學生精細閱讀查找,還要對已獲取的信息進行再加工,轉換表達方式,完成輸出。在設計空格時,突出本文的生詞和短語(a lack of ,mask,be back on ones feet,carriage,lose sight of,flashback),增加了信息的輸入量,并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生詞和短語,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案例4】
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是讀后策略的體現。通過整體閱讀文章,學生對文章加深了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歸納大意的能力,促使學生從被動的閱讀者轉變?yōu)橹鲃拥乃伎颊摺?/p>
人教版(2011)必修1 Unit 2的閱讀材料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筆者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在不看課本的條件下根據時間來歸納大意的讀后活動。
【教學效果】根據所給的時間提示詞歸納大意,實質是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文章內容,不僅要理解和運用所學的新知識,還必須調動原有的英語知識。通過學生歸納大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材料的掌握情況,及時發(fā)現和調整教學中的不足。
【案例5】
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實現理解課文,獲取并處理信息,從而有效的輸入變成成功的輸出。
人教版(2010)選修6 Unit 3的閱讀課Advice from Grandad為例,在學生對如何染上煙癮,吸煙對自己及他人的危害有所了解后,掌握如何戒煙的信息,讓學生小組討論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筆者的教學設計如下:
Disscussion:Work in groups and write down 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op smoking. Then share your ideas or have a debate in class.
Suppose your father is a smoker,how will you persuade him to quit smoking?
Useful expressions:
do terrible damage to be determined
It is difficult for…to… break the habit
affect the health of keep trying
smell terrible relax
Breathless get help if you need it
【教學效果】吸煙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產生濃厚興趣并積極參與。設置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把語言輸入變成了輸出。寫出自己的觀點并討論的活動讓學生把原有的經驗與新學知識聯系起來,將新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達到最終的內化。
三、教學反思
英語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首先要立足于教材。教材提供的閱讀文章題材和體裁多種多樣,運用哪些閱讀策略完成閱讀任務,要根據文章的特征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策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文本內容和意義的教學,讓學生借助閱讀實現知識技能、學習策略和情感態(tài)度等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
總之,英語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策略意識,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津開.中學英語閱讀策略訓練[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竺櫻櫻.怎樣在一堂閱讀課中落實三維目標[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9(12):38-40.
(作者單位 浙江省蘭溪市第六中學中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