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玲
口語交際是檢驗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睂τ谵r(nóng)村小學的學生而言,何以達成這一目標呢?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應該奏好“巧、實、新”三部曲。
一、巧,即巧設情境
小學一年級學生,大部分在家里能說會道,滔滔不絕,但在課堂上卻大都不敢說,甚至不會說,不知從何說起。有的甚至小臉憋得通紅,半天擠不出一個字來,有的在老師的鼓勵下,想說又怕說不好引發(fā)同學嘲笑。因此,上好口語交際課首先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就是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在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及和諧的交際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甚至暢所欲言。
小學生最喜歡聽故事,一提到故事他們就會立刻眉飛色舞?;诖耍處熞擅畹卦O計故事激起他們“說”的欲望。如,我在執(zhí)教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練習6中的口語交際《聽老師講故事》時,我先繪聲繪色地向?qū)W生講述故事:從前有只小花貓和老貓媽媽一起釣魚,不一會,媽媽釣到了一條大魚,但小貓什么也沒有釣到;過了一會兒,老貓又釣到了一條大魚,小貓還是沒有釣到。后來小貓終于釣到了一條大魚。然后引發(fā)思考:老師納悶了,老貓媽媽為什么能接連釣到大魚,而小貓偏偏釣不到呢?現(xiàn)在請你們快速動腦筋想一想,后來小貓采取了什么好辦法釣到了大魚?說完,我隨即播放《小貓釣魚》的視頻,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只見他們凝神靜觀,沉浸在巧妙設計的故事情境之中。不一會,班內(nèi)小手如林,個個爭先恐后發(fā)言,人人說得頭頭是道,還有的居然帶上了動作、表情,邊說邊表演起來。由此可見,低年級的孩子,只要能夠巧妙創(chuàng)設交際的故事情境,他們一定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講。其間,教師只要稍加點撥、評價、修改,學生就能逐步地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
二、實,即扎實訓練
學生情緒被激發(fā)起來以后,就要引導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學會交際的方法和技能,以此進行扎實的有目的性的針對性訓練。
1.典型指導,師范引路
以獨白為主的口語交際訓練,如,介紹某一事物、編故事等,可以先讓一至兩名學生說,老師相機指導,引導他們把話說完整、說清楚、說具體。如《我愛畫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講清楚自己的畫:(1)概括地說說自己畫的是什么;(2)具體說說畫面上的內(nèi)容;(3)還有哪些內(nèi)容想畫而一時沒有畫出來。
2.即興表演,以演助說
表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表演可以有助于學生說話,激發(fā)說話的欲望。對那些故事情節(jié)和趣味性較強、角色多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不妨采取即興表演的形式練習說話,讓學生邊表演邊說話,說后評一評。
以對話為主的口語交際訓練,教師要注重擔當其中的一個角色,以期對學生起到示范、引領(lǐng)的效應。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學會作客》,讓學生讀題后,引領(lǐng)觀察畫面,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進行思考、回答: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怎么做?得到主人接待如何說?和主人告別時如何說?再安排同位學生結(jié)合,分角色表演,教師進行指導,必要時索性參與其中。然后讓全班推薦學生上臺扮演作客者,老師即席扮演主人的角色,與學生一起對話。最后組織全班予以評議:誰扮演的好?好在哪些地方?還有哪些不足?應該如何改進等。
3.創(chuàng)設雙向互動的條件與環(huán)境
雙向互動是口語交際的最佳方式。以對話為主的口語交際要創(chuàng)設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的條件與環(huán)境,讓學生人人參與。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充分練說,在雙向甚至是多向互動中參與口語交際實踐,在具體的口語交際實踐中熟練掌握交際的技能,學會口語交際。誠然,在具體的指導中,老師還要有意識地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提醒學生與人交際要有禮貌,態(tài)度自然、大方,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三、新,即鼓勵創(chuàng)新
郎加明說:“對于創(chuàng)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學生的秉性、愛好以及學習基礎(chǔ)千差萬別,因而口語表達也不應該要求“一刀切,齊步走”,要因人而異,謀求口語表達的新“思路”。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相同的話題可以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我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當有的學生介紹家里有幾口人,他們分別是哪些成員時,表面看來,似乎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我并未偃旗息鼓,及時鼓勵學生:“誰能和同學說的不一樣,誰就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惫黄淙唬?jīng)過思考,有的學生除了介紹這些外,還重點介紹了爸爸、媽媽的職業(yè);有的居然介紹了家里人的不同特點,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以及喜歡他們的原因等。由此可見,只要學生創(chuàng)新的閃光點被激活,就有希望說出新意,就能“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誠然,口語交際課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全部。教師還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日常生活,開拓口語交際渠道,通過多種途徑,多渠道讓學生參加語言實踐,在語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