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英
摘 要: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在常態教學中要落實三維目標,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注重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以適應學生在日益國際化背景下的語言交際能力。據此,就營造民主學習氛圍、合理選擇聽說材料、精心設計聽說活動等三個方面對提高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聽說;能力;策略
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D.jores說:“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聽說能力,才能學好語言。”也就是說想要學好英語這門語言,必須先具有良好的聽說能力這一至關重要的環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聽力也是一樣。只能聽得懂英語老師的英語,速度極慢、毫無背景噪音的光盤還能勉強聽懂,而換了真實場景下的英語就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就造成了今后大學中四六級考試成了最頭疼的事情,大筆大筆的銀子花去報班。口語的交流障礙也困擾著他們,報了口語班才發現,怎么自己的嘴巴舌頭老是不聽使喚,想發的那個音就是發不準,因為你已經過了糾正發音的最好年齡。
我們再來看中考的三大趨勢:(1)聽力部分題型已經改變,增加短文和對話理解篇幅,增加理解和交際的功能,對學生的聽力要求更加提高。(2)最頭痛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將增加比重。(3)書面表達由原來的5分提高到15分。聽力要求:初三畢業班的學生所要聽懂的語速為每分鐘120詞左右,與生活貼近的,基本沒有生詞的語言材料。可以看出中考提高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更要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
因此,根據英語新課標的要求,英語中考發展的趨勢,以及國際發展形勢來看,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勢在必行。
那么,我們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呢?
一、營造民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許多學生上英語課不說、不讀、不問,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礙,怕讀得不好、說得不順,同學看不起,老師指責批評。因此,我在教學中,頻頻送給學生激勵的話語,尤其是對后進生,為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適當降低他們發言的難度,并及時肯定他們在發言中的點滴優點。讓他們在“You can.”“Try.”“Never mind.”“Thank you.”等寬容語和贊揚聲中逐漸地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英語學習是個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的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英語思維方法和英語表達法,而這些方法有的正確,有的不正確,這是符合語言習得規律的。幫助學生逐漸消除心理障礙,大膽發言,使他們大膽地開口說是英語課改成功的關鍵。
二、合理選擇聽說材料
選擇聽說材料,我們首先可以利用課堂用語進行聽說能力訓練。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系,提高聽說的水平,在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講課。課堂用語是英語教師每天都使用的,教師以正確的語音、語調,堅持用英語教學,學生每天能聽到教師在課堂上用英語講課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學生練習聽說能力的最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的好機會。人們學習語言總是要先聽,聽清了,聽懂了,才能進一步學習說,進而練習寫。聽錄音并讓學生跟讀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每堂課都要使用錄音機,讓學生聽純正、地道的英美人士的語音、語調,學說標準、流利的英語。
三、精心設計聽說活動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于教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后,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創設有趣的外語教學情境,初一的英語課本中大多是對話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把這些對話設計成真實的情境,適時、恰當地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雖然在我們農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使學生能聽懂并大膽地說出來。經過以上的訓練,我相信學生的聽說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聽說能力是英語學習綜合素質的具體表現之一,提高聽力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重視聽說能力訓練,營造民主學習氛圍,精心設計聽說活動,合理選擇聽說材料,優化聽說訓練,指導訓練方法,假以時日,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一定會在常態課堂教學中得到發展與提升。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水土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