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摘 要】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教學法的影響下,很多老師都是為了語法而教語法,學生往往學了語法不知道怎么運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實施語法教學成為了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從而相繼出現了許多語法教學。本文亦從應用的角度出發,結合對情景創設的學習和實踐,探討情境創設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啟示和應用。
【關鍵詞】語法教學;情境教學法;情景創設;應用
一、中學英語語法的傳統教學法存在問題
傳統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即便利用了歸納和演繹語法教學方法,也都以教師傳授為主,往往是教師從課文里選出例句,告訴學生意義是什么,屬于什么語法現象,結構是怎樣的,然后就是反復的機械練習,不然就是在我國語法教學中長期占統治地位的“翻譯語法教學法”,諸如此類的方法遠遠達不到新課改的標準。
語法教學不能局限在語法本身的范疇內,必須與邏輯思維、意識與篇章語境、題材、詞匯的用法聯系起來,以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以應用和鞏固。因此,語法教學不是單純地教授語法知識,語法知識是掌握英語這門語言規律的工具,進而在應用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Situation Method),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已經為英國的外語學界所采用。這種方法認為“語言結構”和使用語言的“時空情景”有密切的關聯性,注重語言習得與說話時的社會環境的密切關系。把所教語言與特定環境中的人聯系起來,不強調預設的固定教學目標,不對學生提出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是強調學生接受教師的引導,在各種因素的互動中主動地探索和掌握知識。同傳統教學法相比,情景教學法除了強調學生掌握語言結構外,更加注重能力的掌握和在情境中習得語言。
三、情境教學法中情境的創設
1.創設直觀情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實物模型及語言等直觀的手段進行教學。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反映了學生認識規律。它給學生以感性的,形象的,具體的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對學習的枯燥感,激發學習這個抽象概念的動機。直觀的教學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識變為形象的知識,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知識,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內部結構、相互關系和發展過程。例如在語法教學中可以使用對比用法區別。比較法是語法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教師可將易混的語法項目進行編組,之后創設情境,讓學生使用所學的語法概念和知識進行觀a察、對比。通過一定量的對比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找出區別。這種對比可以是橫向比較,如區別can,could, be able to 的用法,教師可以提供多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判斷選擇;也可以是縱向比較,如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的區別,可以通過一張時間圖,讓學生根據圖示來判斷和掌握兩種時態的用法區別。
2.創設美感情境
教師要善于運用豐富生動的語言為課堂教學創設情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語言課堂中。同時要善于利用美的事物和氣氛來感染學生的情緒、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共同獲得輕松愉快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比較級的時候可以使用圖片,順口溜等形式,比較級順口溜如下: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come best.
3.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能夠被創設的問題所吸引,并設法通過思考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學習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思考,通過思考知識才能內化,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因此,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向學生提出具體目標,激發思維火花,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的思維狀態,從而改變知識接受為知識吸取,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主動和被動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說我要喝水。你們打掃教室衛生了嗎?你們把作業寫完了嗎?另外一種表達方法是,水喝完了。教室衛生打掃了嗎?作業寫完了嗎?請學生觀察兩者的區別,并嘗試翻譯兩種類型的句子,當學生發現第二種方式不會表達時,引出問題,到底應該怎么來表達第二種句子呢,我們需要一種方式來表達,就是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這樣就會很自然的引入新的語法內容。讓學生自己打開課本,閱讀被動語態一節內容,獨立思考和發現翻譯前面句子的途徑。然后再次讓學生寫到黑板上,翻譯后,教師當場更正,并讓學生從這些例子中自己總結被動語態的使用規律。因此通過發揮能動性的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一節課內輕松地掌握了被動語態這一語法難點。
4.利用多媒體創設立體的語法情境
多媒體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傳播媒體的廣泛應用而產生的。多媒體可以利用二維、三維動畫及圖形、圖像變換的功能,使教材中的靜態圖形動態化,以揭示圖形、圖像的豐富內涵,幫助學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失誤本質;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將教學導向深入。
情境教學法不是一種機械化、模式化的套路,而是一種教學思維的運用和轉變。作為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不再“枯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解決語法概念抽象難懂、語法規則枯燥難記、學生運用語法能力薄弱等問題,為他們今后進一步運用語法知識來進行英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黃愛玲,齊捷鋒.課堂教學情境創設[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7):27-30.
[3]梁躍天.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增刊:14-16.
[4]韓愛紅,淺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山東教育科研學科教學,2002(12).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