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中學地理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應當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地理思維與地理素養。而這一切都需要有效的教學理念來加以輔助完成。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有效教學;中學地理;教學;策略
對于中學地理課程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對于世界范圍內的地理分布格局、氣候特征及地理環境以及人口分布及相關特征等有理論層面的了解與認識,地理課程的教學更應當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地理思維與地理素養,能夠讓學生在收獲大量的理性知識的同時對于我們身處的世界也有感性層面的認知,而這一切都需要有效的教學理念來加以輔助完成。本文將結合實例從不同方面分別談談有效教學理念下中學地理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啟發地理認知
有效的教學理念指引下的地理課堂應當注重對于學生基本地理認知的啟發,想要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更好的展開情境教學。在中學地理課程的教學中很多相關知識點學生們都是第一次接觸,很多內容也是和實際生活,尤其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展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當以更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展開知識的介紹,可以通過適當的情境創設將學生們帶入教學情境中來。在好的課堂氛圍下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對于課堂教學積極性更高,也能夠降低他們對于新的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上的難度。這樣的教學模式將會很大程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學習《大氣圈與天氣、氣候》這一節內容時,教學重點在于要讓學生認識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形成的原因,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和分布,理解海陸分布的影響及其季風的形成,掌握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天氣系統的影響。這部分內容對于初次接觸的學生們而言是較為陌生的,為了降低這些知識點理解上的難度,我會將課堂引入多媒體教室。我會借助相關教學軟件用圖表的形式給學生們展示大氣受熱過程,并且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進而讓學生們觀察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我還會借助相關教學軟件以圖畫及flash的形式給學生們展示氣壓帶與風帶的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的特點。當學生們對于這些知識點都有了一定認識后,我會進一步向他們介紹三個大氣層:對流層(對流運動強烈;天氣現象復雜,與人類最密切);平流層(水平運動為主;水汽雜質少,云雨絕跡,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從實際教學中不難看出,在情景創設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接受更容易,過程中學生們的地理認知也得到很好的啟發與構建。
二、培養興趣,開發地理思維
在好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必然非常注重對于學生的興趣的培養,只有以興趣為驅使才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積極性,進而開發學生的地理思維。地理思維的形成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不僅需要學生具備的地理知識較為豐富,還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思維模式,能夠借助很好的條件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來分析相關問題,這種能力的具備將會很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地理認知水平,對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也頗有成效。
《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是十分富有人文意味的一節教學內容,在展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通過實例的列舉,透過對于實例的探討與分析來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比較方法與規律。我以英國與日本為例,讓學生對于這兩個國家進行對比,分析這兩個地方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并且思考如下兩個問題:1)英國和日本都瀕臨海洋,兩國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嗎?2)日本和英國的工業布局都具有“臨海型”的特點嗎?學生們積極而活躍的探討起來,我對于學生們的各種回答進行了歸納,并且對于兩個問題作出了總結:1)解析:英國位于亞歐大陸西側,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2)日本需要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產品,利用沿海多優良港灣的有利條件,形成了“臨海型"的布局形式;但英國資源豐富,工業接近原料產地,具有明顯的“資源型”特點。這個過程對于學生們而言不僅生動有趣,學生們也在過程中掌握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地理思維也在逐漸形成與發展。
三、開展課堂活動,提高地理素質
想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教師也可以讓教學模式更為多元化,可以開展各類有意義的課堂活動,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也是有效的教學理念的一種良好的表現形式。以《人口分布與人口合理容量》這一節的教學過程為例,為了讓課堂教學更有意思,我給學生們設置了一個課堂小活動。我讓大家選取兩個有代表性的國家,或者一個國家內有代表性的兩個城市,選取的兩個比較對象間要具備一定的可比性,學生就這兩個對象展開對于它們的人口分布及人口容量間的比較,并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相關結論。這個小活動不僅十分開放,學生在展開探究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鍛煉,這些能力的發展將會更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地理素養的形成。這樣的課堂小活動對于課堂教學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推動。
想要讓中學地理課程的教學更為高效,可以采取如下教學策略。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活躍課堂氛圍,啟發學生的地理認知;其次,教師可以借助趣味化的課堂教學開發學生的地理思維模式;此外,還可以借助有意義的課堂活動來多樣化課堂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這些都是有效的教學理念下非常值得采取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洪龍.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的探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04)
[2]張秀群.對新課改下傳統高中地理教學的反思[J].考試周刊.2009(18)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