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麗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也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來講,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創造高效課堂,一直是我教學生涯奮斗的目標。通過這十幾年的實踐,我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上好一節高效課,前提要組織好教學
一上課,首先應組織好教學,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把心思轉移到學習中來。如果學生心思不在課堂上,即使你講得再好,那也無濟于事。在授課過程中,也要讓學生跟著你的思路走。組織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如:剛上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回憶上節課所講內容來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教師在授課中可以改變語調,也可以提問不專心聽講的學生。還可以巧妙設疑,喚起學生的注意力等。總之,要保證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
二、上好一節高效課,學生提前預習做在前
每講一節課,教師都要給學生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下一節課要講的內容,并且篩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和有疑問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聽下一節課時,目的性就會增強,聽課效果就會好。例如我在講幾何中的等邊三角形問題時,提前給學生布置了幾個與等邊三角形相關的問題作為作業。開始的時候學生覺得有些吃力,后來逐漸地培養,一個星期后,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這部分作業了。這樣教,不僅節省了教學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上好一節高效課,充分備課很重要
上課前,教師要對本節課學生學什么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備課設計好的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會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越學越愛學。教師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教法,如采用什么方法讓學生學會重點、突破難點等。再就是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教師要想好在你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哪些錯誤,糾錯的同時并出一些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掌握。
四、上好一節高效課,上課時要讓學生邊學邊練
(1)針對于初中生,上課時不要貪多貪快,要讓學生學一個知識點就把它吃準吃透。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在課堂上教師要起引導作用,多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探討,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結論。如采用導學卡,把要講的知識、提的問題、做的練習都印在紙上,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于例題,教師雖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或是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但對于學生的完成情況,教師在黑板上必須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模板。
(3)每節課講完知識點和例題后,必須有跟蹤的練習。同樣的知識點和例題,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練習一至三個,直到掌握,不要讓學生囫圇吞棗,半懂半不懂,要讓它一竿子插到底。
(4)對于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要拿出時間來進行專題訓練,通過對比練習加深理解。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內容講完后,要加一兩節的專題訓練,題型有整式乘法又有因式分解,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理解,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
五、上好一節高效課,要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電子黑板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們上課興趣高,注意力集中,學習效果就好。究其原因,一是形象、直觀。如講動點、動直線問題,用制作好的課件通過電子黑板展示其過程,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學生一目了然。二是容量大。許多復雜的圖形均可通過制作課件在電子黑板上展示,尤其是文字量大的應用題和大型幾何題。三是不用擦黑板。這樣既節約課上時間,又有益健康。
總之,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知識、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發揮他們個人的最大潛質,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河北省冀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