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美
摘 要:安全意識是指人對安全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具有自身安全保護基本行為的認識。幼兒的安全意識是自我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也充分體現了幼兒園工作中對幼兒安排意識的培養是多么重要。作為幼兒教師,維護幼兒生命(身體)安全,幫助其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是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關鍵詞:活動;幼兒;安全意識;自我保護;培養
幼兒園工作中,幼兒的生命(身體)安全和健康成長是重大要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階段,身體各方面的協調性欠缺,同時由于年齡小,沒有生活經驗,在自我保護方面意識薄弱,對自己和身邊的行為現象不能預知后果,所以在幼兒園活動中容易發生一些意外傷害。因此,我園積極開展相關研究,關注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小班幼兒抓起,從生活細節做起,扎扎實實地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以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談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營造環境
環境育人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園內,給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保護其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主要應做到:
(1)活動環境安全舒適。小班幼兒年齡小,剛剛入園對園內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所以一有時間便會“動”起來。作為教師,應該要留心幼兒活動的每一個角落,認真檢查,排除安排隱患,給幼兒提供一個既安全又舒適的活動環境。
(2)安全標志醒目到位。幼兒活動需要在大人的監護下開展,但我們也不可忽視無聲語言的教育作用。如可在園內的樓梯口、過道內、轉彎角等地上貼上醒目的安全標志,時時處處提醒幼兒應該注意安全。
(3)板報畫廊積極宣傳。無論是在教室內,還是在走廊內,我們應積極利用板報、墻壁、櫥窗等布置一些有關安全的主題教育圖片,以引導幼兒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遇到有些危險該怎樣應對等。圖畫的宣傳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4)心理環境民主和諧。在幼兒園內,心理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幼兒的錯誤甚至過失行為,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因為只有師幼關系是平等的,孩子才能更加信任老師,才會產生安全感。
二、制定班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根據一日幼兒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合理的班級常規也是對幼兒安全的一種保護和教育。在班規的約束和提醒下,幼兒的一日活動才能做到有序,避免一些安全意外事故的發生。如我班就課間活動提出了這些要求:①走樓梯時靠右走,不跳、不推、不搶、不滑扶手;②玩玩具時要懂得相互謙讓,不爭搶;③不在園內追逐打鬧;④不跨護欄、不爬高、不玩危險游戲等。同時,每天要利用時間對幼兒進行反復強調。教師要做有心人,關注幼兒的活動,發現問題及時提醒,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得到強化,逐漸改掉不良好行為,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識。
三、活動育人
對小班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要堅持活動育人的原則,在豐富的教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增加一些關于安全方面的內容,通過活動引導、幫助,使幼兒逐漸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的基本技能。
(1)開展多樣性活動。平時,教師要能圍繞不同主題的安全教育開展多樣性的教育活動。可開展“找朋友”的活動;開展“開門關門”活動,教育幼兒懂得團結互助,幼兒了解了當一個人在家時面對陌生人該怎么辦。種種活動,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幼兒怎樣保護自己,樹立了一定的安全意識。
(2)開展趣味性活動。活動充滿趣味性,才能更加吸引幼兒投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活動中,可以將道具、表演等充分運用起來,分角色做游戲“紅綠燈”,讓孩子頭戴燈飾,引導行人和車輛,使他們了解其中的交通規則,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四、抓住契機
生活處處有教育,留心幼兒一日的生活,我們會發現其中隱藏著不少教育契機。教師善于發現、把握這些契機,對幼兒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引導,效果會事半功倍。如中午幼兒就餐時,教育幼兒不嬉笑打鬧,以免氣管嗆食發生危險;午睡起床后,引導幼兒系好鞋帶,避免跌倒摔傷;繪畫或手工制作時,不拿筆、刀戳人,防止發生意外等。這樣,教師通過反復強調,讓幼兒樹立了安全保護意識。當然,平時的突發、偶發事件也是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的良好契機。如當有幼兒流鼻血了,我們在幫助處理的同時,還要教他們應該怎么做,他們在以后遇到類似情況就不會慌亂了。這樣,幼兒在學會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逐漸提高了自我保護的能力。
總之,安全教育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成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用細心和責任去呵護,將安全教育落實到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去,真正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
(江蘇如皋經濟開發區何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