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亞
摘 要:小學數學生活化旨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充分地調動他們的感官參與教學,讓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讓他們的積極性增加,讓他們心智健全、省時高效地在小學階段快樂地學習。肇東市姜家中心小學校把生活引入數學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收獲頗豐。
關鍵詞:效果;興趣;輔助教學;生活化
當前,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活動勢在必行!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合理布局,能讓小學生提高的速度快,進步的空間大,發揮的余地廣。我們學校在培養學生當前的發展過程中,也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只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讓學生今后的學習輕松自如。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將生活實例引入教學活動,學生在課堂中將困擾人們的問題通過一種興趣盎然的數學活動來解決。我們學校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從入學開始就緊抓不放,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能開發智力,他們的思維會在運算思考中得到鍛煉。既然教育為了生活,那么就要讓生活輔助教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會讓學生把生活問題帶到數學課堂,讓他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過程中達到學以致用。這幾個學期,我把教材內容綜合分析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運用于課堂,對于其有效性有了自己的理解。
一、生活引入要自然,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
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數學還原給生活現象,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才能更具體化,對生活熟知的東西探究過程才能強烈地激發他們的探知欲望。我校正是利用小學生的這種特性,讓數學課堂變得形式靈活多樣,課堂氛圍生動活潑。如我在備課的過程中會設計一些教學互動環節,指導學生對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常識編號分類,讓他們選好自己要交換的數學題目,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互相學習;每次活動我會在黑板上公布限制時間,讓學生填寫編號習題,這不僅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還讓他們覺得數學課不是枯燥乏味的。在生活化的創設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課堂環境與一定的與時俱進的事物相聯系。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去審視每個學生的成長。目前學生接受信息的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學生的信息儲備量也是遠遠高于我們所能想象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引入生活問題的時候也要具有當下的時事性,讓社會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良好的探究線索。其次我們在生活化的導入過程中應明確目的。事件的導入,要挑選利于學生在數學的過程中能經得起探討的,在數學的思考過程中是切實可行的,這樣才能發揮生活化的引入效果,也能讓學生提煉出數學知識。最后就是要根據年級的不同而進行設計,不能一概而論。小學生隨著年齡的不同認知度也是有差別的,生活經驗的導入要符合當前的年齡段,低年級對直觀的演示更容易接受,高年級的學生則更喜歡自我探索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在導入的環節中要用案例的本身去吸引學生探究才是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生活引入要出奇,內容側重點要掌握
作為抽象性很強的數學,我們在教授的過程中就要把數學規律教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操作中能用數學知識來理解數學概念。只有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讓學生形成抽象的轉換、概括的總結、比較的分析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我們鉆研教材的過程中,要逐步讓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之后能熟練地聯想到生活實際。我的課堂學生完全有自主權,他們可以自己動手操作、探討分析,這種自我的認知要比教師灌輸的接受更牢固。我們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做到重點提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難度適中,不會因太難而放棄,也不會因題目太簡單而懶得思考。我們不難發現,數學可以在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教師要讓學生順利地理解掌握數學運算,就需要一些技巧性的實踐性較強的教學。通過幾學期的實驗,我在選取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時,會選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并針對這些數學問題在進行延伸與拓展的過程中,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因此,當教師能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整合加工后,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就會得心應手,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同時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也會很融洽。
三、生活應用要制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在每個數學章節的知識傳授過程中,我會讓學生深入生活搜集各種數學知識,然后將這些問題帶回課堂,再利用數學活動還原生活場景,這樣數學知識就會被學生在愉悅的參與中快速地掌握。通過這些生活化的教學法,能讓學生在公式的換算上有自己的見解。數學生活化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所以我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采取因材施教,運用一些學生能接受的思維方式去啟發培養他們的積極性,當這種思維方法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會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生澀難懂的。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法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訓練學生的思考方式。如小學生明顯對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更感興趣,這種方法會讓他們體會到思考的快樂。數學概念是需要進行深入剖析、不斷地更新反思的。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的預設上,我都會充分做好準備,使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吻合,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在不斷“生活化”中學習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現實生活中的各項實例引入到教學中,讓小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從而讓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與日俱增。當學生能運用數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問題的時候,就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求知精神,我們的教學也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萍,王薇.小學教學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2]辛柯.數學學習策略及其指導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
[3]陳濤.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3.
(黑龍江省肇東市姜家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