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社會人才競爭也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那么給中職學校的就業將帶來巨大的壓力。用人單位對中職學校的學生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僅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堅實理論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具備扎實的實踐動手能力。在新的社會形勢與人才需求面前,如何培養和鍛煉中職學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造就適應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各中職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實踐性教學是中職學校教學工作整體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學生技術教育的重要保證。專業實習,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多年來中職學校的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實際上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高度重視。縱觀這幾年所開展的本專業實習,不可否認的是,同理論課教學相比,專業課實習形式化。這樣一來,實踐性教學沒有得到有效實施,何談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中職學校教育能否彰顯特色,關鍵一環是能否把學生培養成具備一定綜合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切實有效提高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
一、根據社會人才市場對經濟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的適應性和實用性。在教學方式上,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還要根據本專業社會人才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專業課程設置,修改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與本專業無關的科目堅決不開,陳舊的教材版本堅決不用,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生的需要及本專業特點,結合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開發校本教材。自己開發的校本教材必須依據本專業課程標準編寫,教材的編寫應突出應用性,同時還要具有前瞻性,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的課程設計思想。應將本專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實際業務操作中的新方法、新技術、新知識及時納入其中;教材應以學生為本,內容應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讓學生更容易聽懂、學會、實用、夠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來開展教學,要傾聽用人單位及行業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要有靈活性、創造性,對本專業出現的新方法、新思路應及時補充。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根據實情可以進行適當調整和取舍,用過一段后要對學生進行調查、反思,分析總結,看是否達到了預先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內容上,要根據用人單位崗位能力需要開設課程,崗位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就對應開設什么樣的課程。還要及時掌握人力資源市場對人才的供需信息,對人才的培養還要同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相適應進行動態調控,真正做到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二、“以用為本”實現學校與用人單位雙方共贏
“以用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學以致用,以用育人。將中職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及工作技能相結合,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崗位素質放在在校期間。為了把學生培養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實現“畢業即就業,上崗就能用”的教學目標,當前,中職學校與企業捆綁在一起的教育形式已成為辦好中職教育的一大亮點。即通過實踐教學,一方面,學生去企業實踐,通過現場實習,能更早地熟悉此項工作流程,加深了他們對社會和企業的認識,又積累了實際工作經驗、提升了專業技能,也提高了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及團結合作、互助能力。另一方面,企業對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指導,企業可以把實習指導與就業指導相結合,并可以鑒定畢業生的質量水平,從中選擇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畢業生到企業工作,壯大了企業人才隊伍。當然,學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結果是將畢業生推向市場。通過對以往本專業畢業生的調查得知,他們一致認為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實踐鍛煉非常重要,在工作中,其實用人單位最關心的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養能力。綜合崗位素質是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因素,社會實踐能力強和自身良好的品德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學校采取以用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有效縮短從“學生”到“職業者”的適應周期,這正是當今社會用人單位和人才市場的迫切需要,也是畢業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最終實現學校和用人單位雙方共贏。
三、注重培養雙師型教師,積極引進企業專家
“雙師型”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熟練的實踐動手能力及科研開發能力,指導學生創新,提高創業能力。學校應主動培養一批青年教師具備雙師型教師資格,應鼓勵一批年輕教師練內功,加強自身的學習,加強自身繼續教育,積極參加企業掛職鍛煉。學校可聘請兼職教師及企業專家,兼職教師應主要由企業高級經濟管理人員和社會上的專家及行業精英等組成,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善現有本專業的師資結構;企業專家是從企業中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讓他們參與本專業指導工作,從而促進本專業的發展。
四、加強對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
學生的考核,將根據具體情況,多方面進行成績評定。例如,獨立參與社會組織展開課題調查的情況,以及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皆可納入評定范圍。以我之見,最重要的是:經過一階段的實踐性學習,重新回到學校,就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再進行研究討論。指導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寫一份有真情實感的實踐報告,實踐報告里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實踐心得體會。寫的過程,就是重新認知的過程。讓學生認真回顧整個實踐過程:有哪些收獲,成功在什么地方,失敗在什么地方,遇到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有哪些新的經驗可總結。只有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避免錯誤,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所改進、創新及提高。
總而言之,實踐教學課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長遠的課題,需要我們專業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創新。加大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力度,讓書本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確保學生一畢業就能上崗工作,才能開拓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河南省信陽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