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官網上形單影只地只賣一件商品,這件商品的全稱叫“壹枱智能鋼琴”,它的創始人葉濱說:“我們確實是在學小米,開始只專注于做一件產品,并且做到極致,然后再一代代地進行升級。”
表面看,壹枱與普通鋼琴無異:標準的黑白88鍵,三個踏板(包括中間的延音踏板),曲譜架右下角寫著壹枱的英文名稱“The One”……但是它是一臺智能的鋼琴,在把音質和鍵感打造得接近中等鋼琴的水平后,其智能體現在與iPad的互動上。
普通鋼琴的曲譜架部位便是壹枱與iPad連接的地方,彈琴時打開iPad上與壹枱相關的app應用,便可獲得相應的電子曲譜,同時,在壹枱的每一個琴鍵上,都有一個LED指示等,它在電子曲譜的“指揮”下亮燈,演奏者則根據亮燈提示按鍵。
目前,壹枱的APP已通過蘋果公司的認證,應用中已存儲萬首曲譜,并根據難易程度做了標簽,甚至針對同一首曲子也會有不同的練習方案推薦,目前,葉濱正在與美國的曲譜出版社在談判,一旦成功,便可擴大正版曲譜的容量,這款APP在面向國際市場時,還可通過售賣曲譜獲利。
在壹枱的APP里,存有演示視頻,如指法的練習演示等,壹枱請了音樂學院的老師和學生設計了許多練習任務和作業,供學琴者針對性地練習,提交作業后還可得到個性化的點評。在葉濱的設想中,未來,隨著用戶的增長,提供的教學視頻還可讓部分實現收費,“就像開淘寶店一樣,裝上攝像頭,還可實時進行指導。”
之所以沒有把智能功能集成在鋼琴內部,葉濱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吸取了海爾對于智能鋼琴項目的教訓,二是這臺鋼琴最初的定價策略是“小米式”的低價策略。海爾曾推出過一個智能鋼琴項目,其實質是在鋼琴內部植入一臺電腦,最終沒有成功,壹枱在最初也設想內置一臺平板,但是算下來會增加至少900元的成本,所以后來選擇了外置的方式,“這樣也好,可以避免將鋼琴這樣一個可以使用很長時間的產品卷入摩爾定律無意義的升級之中。”葉濱說到。
但最終,價格還是沒能像葉濱想象的那樣低至兩千多元,而是現在的3999元,以壹枱選擇的材質為烤漆為例,每刷一次漆,都要經過打磨、晾干的工序,且要反復六次才能完成,葉濱說:“壹枱是從用戶的角度考慮設計,現在國內家長買鋼琴,很看中外觀,因此我們在材質上選擇了烤漆,也增加了成本。”
在談及智能樂器未來的發展時,葉濱認為未來的音樂應當是社交的,就像唱吧一樣,讓沒時間去唱卡拉 OK 的用戶通過移動互聯網連接起來,也可以體驗KTV的感覺。目前,壹枱的交互體現在演奏完成后,可以為用戶打分、評價,用戶還可以分享到社交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