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職業教育的學習內容主要是工作崗位中所涉及的任務、內容和所需的能力等,這一屬性和特點決定了職業教育課程應打破學科體系,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圍繞工作任務的實施來開展教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1]。本文就是要在這一領域探索具有藥學專業特色和相應就業崗位群職業特點的、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建設之路,并爭取使其具有專業課程建設的通用性。
通過對藥劑從業人員職業崗位調查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了藥劑學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培養目標,即主要培養學生在藥物制劑的制備、質量檢查等實際工作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技能。根據職業能力的分類確定具體的培養目標。
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完成藥劑學課程相應知識和技能模塊即課程內容的建構。首先要根據實際生產中的各個工作過程進行相應的行動領域分析,即工作過程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確定該知識和技能模塊,創設具體的學習情境,最后形成教學項目。
行動領域是產生于從業者職業活動中的一個綜合性的工作過程系統,對藥學行業的從業者而言,行動領域就是藥物的開發、生產制作和分析的完整工作過程系統。根據產品生產的復雜程度,其工作過程系統的復雜程度是不同的,筆者對本課程相關行動領域進行了詳細的工作過程分析,見表1。

表1 藥劑學課程框架性教學計劃中的行動領域分析
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知識和技能教學模塊是一個經過系統化教學處理的、跨學科的、案例性的行動領域。通過一個模塊的學習,學生可以完成某一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藥劑學課程教學模塊對應于藥物的開發、合成、分析等工作過程,課程構建是將這些工作過程經過教學處理,使其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技能系統建構過程的要求。
學習情境是一個案例化的學習單元,它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實際應用環境結合在一起。學習情境可以表現為具體教學項目,在藥劑學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中,教學項目可以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將實際需求和所學理論結合起來。例如,如何采用濕法制粒,如何采用壓片法進行片劑的制備。針對上述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它涉及藥劑學課程中粉碎、過篩、混合等一系列知識點,將所有的知識、技能學習模塊連接在一起。

表2 藥劑學課程框架性教學計劃中的學習情境與教學項目的制訂(以片劑制備為例)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滿足行動導向教學所有要求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特點。它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工作任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作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部分,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目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服務的發展性教學評價。這種評價應采用自我參照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評價方式可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藥劑學課程改革實效明顯,它將課程教學內容有機地貫穿在各個工作項目中,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企業實踐中可能遇到的眾多實際問題。但該項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項目內容的設計需要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使項目具有典型性、完整性、職業性,才能真正使得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與理論知識的獲取融為一體。這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精力、企業的深層次配合、學校的大力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1]張雷紅,曹露曄,顏仁梁,等.工作過程導向的中藥提取分離技術課程構建[J].藥學教育,2009(4):14-16.
[2]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