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素敏
摘 要:在我國教學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所以導學式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實踐應用進行探討,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導學式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02-02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導學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形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動的講,學生被動的聽,長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模式改革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老師變講解為引導,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同時導學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還能夠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也可以積極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學習上的不足,進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提升教學質量。
一、導學式教學方法的含義
所謂的導學式教學方法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說教學時教學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好奇,而采用導學式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進而幫助他們的更好的學習。導學式教學方法可以從整體出發,將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學習有機結合。教師在“導”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糾正,提高學生自學的質量。而學生的學習也可以更好的驗證教師“導”的狀況,從而使教師找到自身教學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學方法。但是教師只是樹立“導”的意識還不夠,還應該建立“導”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導學式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方法的應用
1、游戲式導學法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的教學時可以設置比賽形式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的學習興趣。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爭強心和好勝心比較強,教師就可以利用好這一特點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課堂的競爭能夠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這些小組可以通過比賽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同時在比賽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團結精神。學生在比賽時也可以相互之間糾正數學中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而提升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比如學生在學習有關四則運算時,教師就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道具水果向學生展示,然后在用水果吸引學生,向學生講解四則運算,邊講解邊用道具展示運算的過程和結果。在講解完所有的四則運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運算比賽,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愛好,最終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
2、圖形結合導學法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幾何部分時,常常由于自身想象力不足,從而導致學習上的困難。所以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應該要圖形結合的導學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過于重視對知識的講解,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比較枯燥乏味,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但是在圖形結合導學的方法下,教師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找到解決幾何問題的最好方法。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模型教學方法,首先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立體感。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在模型的指導下幫助學生認識空間,樹立空間意識。同時教師在講解圖形時還應該培養學生的測量能力,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才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記憶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去觀察生活,數學中的許多圖形都來源于生活,所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食物,就可以發發現數學的魅力,增加他們對數學的認識,最終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
3、多媒體導學法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多媒體教學也在不斷增加。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等網絡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樹立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所不同,它能夠充分利用影像以及聲音等來展現數學圖形知識。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容易接受形象具體的事物。多媒體在教學中就是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比較形象的知識,從而減少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還可以加深記憶,更好的去理解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在進行數學幾何知識的講解時,學生一般都會比較難以接受這樣的抽象圖形,而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很好的展現出幾何圖形的變化,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最終實現教學的目標。
4、生活例子導學法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的講解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從而增加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度,降低他們學習數學的難度。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都會覺得數學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樣就會影響到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例子,從而形象的表達出數學概念,加深學生的記憶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單位長度時,可以讓學生采用不同的度量單位厘米、毫米等來描述一段繩子的長度。這樣即可以幫助學生區分長度單位,又可以更好的展現長度的概念。這樣類推,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區分千米、米、分米之間存在差異以及他們各自的特征。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能夠通過實際生活來理解教師所說事物的不同,同時學生還可以提高自身的估算能力。所以說導學式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發展的要求,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三、導學式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在導學式教學課堂中可以更好的發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教師的導學教學中去。同時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更好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及時了解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思路,幫助學生學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一味的聽教師的講解,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數學本身有比較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所以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的轉變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數學教學不僅僅需要教師的獎金額,還需要教師的示范。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參與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長度時,就可以利用尺子來對物體進行測量,學生在測量中找到自身測量存在的問題:刻度線是否對齊,讀數姿勢是否正確等。學生在這樣的實際操作中不僅掌握了相應的數學知識,還提升了自身的動手測量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為生活服務。3.3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知識是具有連續性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引導性教學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性。所以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長期在數學思維的影響下,可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尤其是對于抽象思維的鍛煉更是有益,這樣就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了條件。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導學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這一教學方法符合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質量。所以說小學數學應該積極采用導學式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