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動手操作是一種以“動”促“思”,在操作中營造氛圍、概括結論、優化思維、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數學;教學;動手操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83-01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新課改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F行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多種感官協同活動的優勢,啟迪抽象思維,是近幾年來一線教師討論的熱點話題,也是教師所追求的目標。
一、操作中營造氛圍
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來發現、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數學眼光,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學中,有一個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對于發展每個學生的潛在智能,發展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意志都很有幫助。那么如何在具體的操作中來營造這種氛圍呢?比如在復習百以內的加法時,先在上課前布置學生了解一些商品的價格,上課時把物品名稱與物價寫在小紙條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請一位同學當營業員,其他三人當購物的顧客,請他們購買最喜歡的兩樣商品,算一算它們共要付多少錢?算式又該怎么列?這樣的操作,可以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和具體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一下子拉近了兩者的距離,使數學走近了生活。使學生感到學習就是生活,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學生在這樣輕松、自然、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就不會感到厭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操作中得出結論
數感的培養,最重要是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發現,主動去探索,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數學就存在于周圍的生活之中,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作用,動手操作活動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展現,是經驗不斷內化、提升的過程,注重動手操作的數學課堂將成為學生探索的樂園、創新的搖籃。數感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動手操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老師只是直接地告訴學生書上所給的結論,讓學生去記去背,往往是結論記住了,但不知道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怎樣去應用、去解決實際問題。假如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自己概括出結論,就會加深對結論的理解和運用。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要讓學生掌握“余數”的概念,可以這樣設計:先讓學生拿出19個小圓片,平均分成2堆應怎樣分?想一想、看一看每堆有幾個圓片?用算式記下分的結果。如果平均分成4堆、6堆、7堆呢?小圓片總數平均分成堆數每堆個數手中還剩個數
19÷2=9……1 19÷4=4……3
19÷6=3……1 19÷7=2……5
根據學生的操作結果總結歸納:每次分后,手中總有剩余的,不能再平均分,我們把分后還有剩余的那個數叫“余數”。
三、操作中優化思維
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拓展思維,豐富對數的認識,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指導學生書寫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估計、想像、比較、猜測、驗證等活動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這樣讓學生的知識得到積累,思維品格得到提升,進一步優化了數感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對此學生對于大量的感性知識,都是經過操作、從實踐中得出的。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操作,凡是學生可以自己通過操作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只作適當的點撥,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思考作出判斷,找出規律。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有序思維。
四、操作中鞏固知識
讓學生在操作中鞏固知識,不但能促使學生動腦思考問題,活躍思維,還有利于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例如在教學9以內的口算加法后,設計分點子圖的操作練習題。先讓學生看9個點子,接著啟發提問:“這9個點子可分成哪兩部分?”(讓學生動手分)并把分成的兩部分點子依次用線連起來,看變成什么圖形,再看圖列算式。
這樣學生有了操作的機會,他們各自列式,各抒己見。老師再啟發學生把9個點子分成3部分,4部分……9部分,比一比在同一時間內誰的圖形變化多,列式正確,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操作,讓他們在操作中鞏固熟練9以內的口算。又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設計一個“打靶比賽”的游戲,要求每4人小組選一名運動員參加,其他三位作裁判。比賽開始,運動員打靶,裁判員登記成績,算出總成績,評出優秀投手,小組發獎,表揚優秀裁判。生動活潑的游戲使每個人都非常關心著自己小組的比賽成績,積極主動地算著。在游戲活動中,學生不但鞏固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技巧,而且培養了組織、合作、交往能力。
綜上所述,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像由內而外地美麗一樣,這是一種修煉,是一種爐火純青的修煉!我認為教師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動手參與活動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充分感知、感應和感受,通過數學活動解決實際問題,逐步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