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蓮
摘 要:本文針對多媒體教學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在文章中詮釋了教師如何在輔助教學下將小學數學知識更好的灌輸給學生,同時讓學生在多媒體的輔助下扎實的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策略;學生;小學數學;圖形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00-01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學部門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更新,教學部門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引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師運用多媒體的圖像、聲音、動畫等特性來幫助教師分析數學中的圖形問題,應用問題以及多種數學問題。在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應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小學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講還是具有很大的邏輯性,尤其是一些數學的應用題。傳統的教學策略很難讓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分析的清楚,如果教師將類似于這樣的難點問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出來,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啟示,這樣就會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生理解的透徹就能更好的提高學習熱情。那么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怎么樣幫助教師教學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關于多媒體輔助下的數學教學策略。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習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的教育專家郭沫若也曾經這樣說過。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得人們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要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興趣,讓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去學習數學知識。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感興趣。小學生正是思維與意識的成長階段,如果教師能進一步創新模式,讓學生們的思維意識得到全面的開發,那么學生對數學知識就會極其熱愛。新的教學改革提示大家要用新的教學理念,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數學教師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中的聲音特性、動畫特效等功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采用多媒體教學,首先在視覺上戰勝了傳統思想。學生在對一些數學題學習的時候就像在看電視,這樣的模式讓本來沒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例如在講解數學知識,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教師運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對這樣的數學問題有一個更加明確的理解,運用小動物的語言將問題說得清楚,學生們更加干感興趣,有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增加課堂數學教學的學習氛圍以及娛樂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課堂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如果學生處于一個沒有學習氛圍的課堂中學習,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非常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習氛圍不是很強,所以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策略,采用多媒體,多媒體可以增加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娛樂中開始了學習,學生們學習的輕松,自然就會愿意學習。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看到教師將知識點運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出來,有聲音也有動畫,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就像在看電視一樣,整個目光都集中在了屏幕上,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的大。尤其是一些帶有一些圖形的幾何題、三角形、四邊形、扇形,教師點擊鼠標,學生們認真地看著,顏色分明,動畫跳動著,學生看圖形認知更加仔細。所以教師就能更好的將其展示出來,學生們看到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其熱愛。這樣的靈活性教學讓學生們感覺這是一節非常有意思的數學課。
三、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味的做筆記,教師只是單一的講解,這樣還難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起討論,一起分析數學題,學生們之間在大屏幕的展示下更好地分析數學題中的題意。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同時在多媒體信息的展示下,教師將數學中的難點與復習題展示出來,學生們開拓視野,自己就能將那些掌握不扎實的知識點更好地的系統化,所以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情景再現
小學數學知識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學過程主要是對數學問題進行更好,更準確的解決,所以也是找到解決辦法的一個過程。那么我們就能看到數學知識的起源就是問題,教師看到了這一點,明白了問題的產生是情景,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課堂的情景教學。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教師提供大量的情景資源,同時也能展示知識發生的過程,這樣就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多媒體課件采用動態圖象演示,讓靜態知識動態化,讓抽象知識具體化,其突出的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促進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教師將很多數學題利用多媒體展示出情景,這樣學生就能在頭腦中形成更新的過程。促進了情景再現,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例如:我在“圖形的折疊問題”教學時,我利用課件,通過圖片的反復折疊過程,并用各種顏色的標注圖片,再讓學生拿出自已準備好的圖片,自己動手折疊的體會觀察,比照課件的動態變化,學生在觀察實驗中去揭開圖形的折疊問題的奧秘。
巴班斯基說:最優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在規定時間內,在教養、教育和發展三個方面獲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為提高活動效率和節省時間這兩個法則,是勞動活動的普遍法則。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容量,優化教學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客觀合理的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方法,才是現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轉變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劉奇.田治蘭.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4)
[2] 謝忠新.衛紅.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評價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02)
[3] 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J].現代教育技術.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