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煉紅
【內(nèi)容摘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自然心理現(xiàn)象,往往集中在初中階段,如處理不好,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基本原則,利用課文教學、課外閱讀、寫作等語文教學平臺,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有效的疏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語文教學 學生 叛逆心理 疏導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性過程,時間多集中在初中階段,如能給予及時、有效的疏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其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家庭甚至社會帶來分不良影響。初中語文作為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知識性豐富、人文性較強,與學生身心發(fā)展聯(lián)系密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義不容辭,且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基本原則
一是防范未然原則。初中課程設置比小學明顯增多,再加上陌生的教師、同學和環(huán)境,造成一部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很難適應,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特別是初二、三學生獨立性越來越強,叛逆心理較為嚴重。語文教師要清楚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變化情況,切實做好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準備,防范未然。二是靈活多變原則。由于初中生具有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所以叛逆程度和表現(xiàn)方式也不相同,語文教師要堅持靈活多變的原則,采取針對性的疏導策略。三是科學滲透原則。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利于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內(nèi)容,語文教師要將這些豐富的內(nèi)容科學地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心理。四是潛移默化原則。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利用經(jīng)典文學作品對學生經(jīng)常進行思想、道德、心理、人格、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有效的疏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有效策略
1.合理利用教材資源疏導學生叛逆心理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教材資源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疏導。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朱自清《春》中的生機、活力,峻青《海濱仲夏夜》中的愜意、悠閑;何其芳《秋天》中的收獲、韻味,老舍《濟南的冬天》中的溫情、溫暖等,深入地感受和贊美美好的大自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大自然的多變和美好,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會在欣賞自然的過程中宣泄內(nèi)心的不悅情緒。在講授關于人間真情方面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經(jīng)典作品,品味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品味朋友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讓學生明白無論在什么時候遇到什么困難,父母都會愛他、關心他,朋友都會理解他、支持他,有父母和朋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覺得孤單。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父母,這樣學生內(nèi)心的叛逆和壓抑就容易得到很好的宣泄。在教學名人故事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名人艱難的生存境遇和曲折的求學歷程,讓學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經(jīng)歷一些磨煉,不能遇到丁點兒困難就產(chǎn)生退縮的心理或抱怨,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學生的叛逆心理。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中有利于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資源,通過不同的角度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幫助學生盡快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2.善于利用閱讀教學疏導學生叛逆心理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和家長的苦口婆心對具有叛逆心理的初中生幾乎不起任何作用,語文教師可以給他們相對自由的自我空間,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去細細品味其中的各種道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課文講讀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或流行作品,讓學生進行認真的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或產(chǎn)生更深入的感悟和體會,然后語文教師再結合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效果會更加明顯。除了和課文相關的這些作品,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讀者》、《意林》、《格言》、《少年博覽》、《探索發(fā)現(xiàn)》、《中學生閱讀》等一些比較適合中學生閱讀而且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雜志以及《愛的教育》、《伊索寓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游記》、《名人傳》、《簡·愛》、《水滸》等一些中外名著、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引起學生的共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讀懂愛、理解愛,讀懂真善美、發(fā)現(xiàn)真善美,讓學生的心結在理性的哲思中不斷受到感化,使學生的叛逆心理得到有效疏導。
3.積極利用寫作教學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也是難點內(nèi)容。學生通過寫作,可以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對人或物的感受、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等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周記、作文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發(fā)現(xiàn)有內(nèi)心孤獨、與父母冷戰(zhàn)、甚至對社會失望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做出判斷,學生出現(xiàn)的這種叛逆心理屬于哪一程度,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設定一些關于理解、愛、成長、夢想、樂觀、人際交往等具有積極作用的作文題目,對學生的叛逆心理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指正。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的不良情緒通過寫作(最常見的就是寫日記、寫空間或博客)的方式宣泄出來,將內(nèi)心的疑惑提出來,在教師的幫助下得到有效緩解或解決。
總之,初中語文知識性豐富、人文性較強的特點,使得在疏導學生叛逆心理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課文教學、課外閱讀、寫作等語文教學平臺,對學生叛逆心理進行有效疏導。
【參考文獻】
[1] 李和明. 語文課堂中的情商調(diào)節(jié)[J]. 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0期.
[2] 吳有元. 讓心理健康教育之花開放在高中語文課堂[J]. 現(xiàn)代語文(中旬),2011年9期.
[3] 趙小兵. 淺談中學生逆反心理及教育對策[J]. 語文學刊,2011年1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南沈灶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