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昌
一、教育案例
剛接手這班不久,我班D同學就“聲名大震”,幾乎天天都有人來告他的狀。一會兒有人說他打架,一會兒班長說他上課搗亂,要么就是學習委員說他不交作業……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學生”呀!觀察發現,他腦子聰明,特長也很多,尤其喜歡看書,見多識廣,講起故事繪聲繪色,很動聽。他性格外向、活潑好動,膽大,脾氣大,紀律散漫,對人傲慢無禮,學習習慣較差。上課從不認真聽講,愛做小動作,老是干擾別人。作業不交、家庭作業不做。正是因為他不肯踏實努力地做事,所以成績一般。鑒于他的表現,我多次批評教育,但收效甚微。我很頭痛。為此,我從側面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況,媽媽在工廠上班,整天不在家,爸爸整天出去玩。家長對他學習、生活也不大關心。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檢查作業,發現他又沒有做。我很生氣,就責問他為什么不做作業,沒想到他把頭一橫,眼一瞪,大聲說:“沒做!”聽到這句話,我頓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覺得威嚴掃地,只感到血一陣陣地往臉上涌。此時的教室鴉雀無聲,所有的學生都深深埋下頭,似乎在等待一場暴風雨的來臨。這尷尬的幾分鐘是那么的漫長,但我終于還是定了定神,在心里對自己說:“不能發火,發了火又怎么樣,罵,他嗓門比我還大,打,六年級的學生,你拖都拖不動他,他情緒反常,必定有原因。”于是,我強壓怒火,慢慢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接著上課。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他教育好。
二、轉化策略
(1)耐心激勵,以愛感化。愛是教育的先決條件。夏丏尊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酆脤W生是任何一個老師都容易做到的事情,但難能可貴的是對問題學生也要擁有同樣的關愛。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實質上就意味著結束了。因此,我們要摘下有色眼鏡,去尋找、挖掘差生身上的閃光點,適時予以激勵,使其有成就感,并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從而改正缺點、糾正錯誤。你的關愛一旦被學生接受,便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跡。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他乒乓球打得好,我想:“組織一次乒乓球比賽也不是什么難事,給他一次展現自我特長的機會,也好讓同學們多見識他好的一面,從而接納他,使他盡早融入這個集體。”說干就干,果然如此,他球藝高超。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和真誠的贊美聲中他低下了高傲的頭、激動得滿臉通紅。他偷偷地望了我一眼,我回以贊賞、鼓勵的目光。在總結發言時還鼓勵愛好乒乓球的同學向他請教。過后,真有同學鄭重其事地向他請教,他也耐心地講解,像個小專家似的。經過他的指教,那幾個同學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整日黏在一塊兒,我暗喜,他已經不再是一個隨時讓我備戰的“刺球”了。我趁熱打鐵,經常談心疏導,在生活上對他也很關心,他越來越信任我了。
(2)家長配合,共同努力?!皢栴}學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教師要有耐心來等待。對這樣的學生靠班主任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多方位強化管理。還以D同學為例,我同他的家長商量,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建議他爸爸多抽時間陪陪他,與他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他的爸爸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很支持我的觀點,答應由自己親自管教。在校我發現他有問題時,則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當眾批評他。而是在課堂上通過各種體態語言給予暗示,等到課后進行個別談話。談話時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氣,常采用“角色換位”這一方法,引導他自我檢討,找出自己錯在哪里,該怎么處理,同時也讓他學會寬容和體諒別人。漸漸地,一切都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現在他的脾氣明顯好轉,基本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緒,同學關系也相處得較好,他的朋友也多了,作業也按時完成了,成績明顯上升?,F在,他每次遇到困難都會找我談心,和我交流意見。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可塑性,身為教師的我們如果能對學生多一點關愛,相信我們的努力會造就更多的有用之才。
三、教育感悟
(1)富有愛來教育學生。教育學生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愛卻是最能撥動孩子心弦、觸及心扉的。當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真正送出關愛后,不僅會促使學生的行為表現有好轉,更是讓他們的心理也得到自我完善。因此,面對那些需要轉化的學生時,老師倘若真正地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教育也就不再是棘手的事情了。
(2)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必須緊密結合,形成合力。“問題學生”的出現與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他們的轉化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師可及時通過家長反饋信息,全面了解“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全面掌握其動態和變化。同時,要求家長努力改善家庭環境,改進教育方法,與教師同心協力,盡快促使“問題學生”的根本轉變。
(3)培養自尊自信,是轉化問題學生的催化劑。教師們面對的后進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學業,還有行為習慣、技能技巧。因此,他們需要的幫助很多很多,我們根本就來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彌補,只能給予他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培養他的自尊自信。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許,真正的給予是從培養自尊自信開始。轉化“問題學生”的關健是一份仁愛、一份了解、一份寬容、一份信賴、一份鼓勵!
總之,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論他是否成績好,不論他是否學習態度端正。用你的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肯定他,尊重他,這樣才能影響他,讓他往好的一面發展。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對待每個孩子,孩子們才會用心地對待你。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點以及他在知識上存在的問題,時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感受。讓每個孩子相信自己、鞭策自己、超越自己,讓每個孩子的生命潛能得到發揮,這樣他們會在大家的幫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福建省安溪縣參內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