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定橋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法制的社會,對于似懂非懂的初中生來說,如何正確引導他們學法、懂法、用法、護法成了教師的首要任務。相關媒體報道,近幾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其原因是他們正處于心理的巨變時期,思想單純,情感意識脆弱,易受外界的影響,易沖動,不計后果,導致走向犯罪的道路。可見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能為學生健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優化課前教學設計,加入法制案例,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中學法制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使學生掌握大量的法律,思品教育也不單單是書本教育,還應該加入更多的生活教育,這一階段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能力。
去年,我聽過片區的優質課,其中有兩個老師都講同一課題“豐富多樣的情緒”,我聽了之后,感嘆萬千。第一個老師在課前經過了精心準備,導入了許多優秀的視頻,圖片,聲音等,甚至讓同學上臺來一起表演,非常熱鬧,學生的參與性也很強,教學效果較好。第二個老師的內容沒有第一個老師的豐富,視頻、圖片也不多,但在教學環節中,講“喜、怒、哀、懼”時,例舉了兩個事例。在講“怒”時舉例,“小明和曉彬是好朋友,有一天小明被同班同學欺負了,曉彬聽到之后非常憤怒,于是在下晚自習后找了幾個人社會上的閑雜人員狠狠教訓了欺負小明的那個同學,結果把那個同學打成重傷。”然后老師和學生參與討論,讓同學親身感受,教育學生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做。
對這兩個老師的課,哪節課更有意義,我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優化教學設計,在課堂上適當加入一兩個滲透法制的案例,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已經不知不覺地將學生帶到了用法律思考問題的情景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能力。
二、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不斷提高自己
教學,如何更好地‘教與‘學,我們不僅要好好地教育學生,而且還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找不到內容講,基本上照本宣科,沒有生活中真實的例子,沒有仔細地分析案例,生活中獲得的少,所以在課堂上講得也就少,學生覺得枯燥不愿意聽,導致出現打瞌睡、開小差的現象,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鉆研教材,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在教學時,例舉經典案列,讓學生參與討論。我在上課之前,首先講解最近在新聞上看到的和身邊發生的法治事件,讓他們明白,法制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然后設立一個活動“議一議”。例舉事件,如“地溝油”“瘦肉精”等新聞的事件,用事實證明法律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參與討論。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生事物也越來越多,對初中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應該有所創新,有所改變,不可千篇一律。這樣,我們才能為祖國、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
(貴州省遵義縣龍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