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蕾
近些年,中國的基礎教育冷漠了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書法教學,尤其是毛筆書法,多年來一直被排斥于中小學課程設置之外。近幾年這種狀況有所好轉,中小學的書法教學逐漸被重視起來,有些學校強調了教師的板書訓練和學生的寫字教學,少數學校開設了毛筆書法課。這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具有遠見卓識的舉措,是可喜可賀的大好事。然而,在實施書法教學的具體操作中,各學校的軟硬件條件不盡相同,有些學校尚在等待、觀望,條件好些的學校已開設書法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增強緊迫感問題
隨著先進的網絡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使用和依賴互聯網的現象已成為時代潮流,這當然是順時而行的好事,無可非議。成人如此,大學生如此,中小學生也不例外。當人們通過鍵盤輕松地敲出一個個字符的同時,忽視了寫字,使得忽視繼承和發揚傳統書法的傾向正在滋生和蔓延,致使全社會漢字的書寫水平呈下降趨勢。這一點可從現在在校的大學生和高初中學生的整體寫字狀況得到印證。如果現在不立刻從中小學抓起,用不了多久,漢字的書寫水平將會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惡性循環。因此,教育部門要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必要性和艱巨性,把書法教學切實納入議事日程,納入基礎教育正常的教學之中,認真研究,具體落實,不要再等待、觀望。
二、積極解決師資問題
目前學校的書法教學最大的問題是師資問題。現在絕大多數學校沒有書法專業教師,少數學校雖有,也就是一二名寫字好的教師,或是兼職的,沒有形成隊伍。沒有合格的教師,就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如果把書法課納入正常教學中,就應建立一支專業書法教師隊伍。一般來說,規模在千人以下的學校應配備二名專業教師,一面抓普及,一面抓提高。規模較大的學校則可根據教學任務量配備三至五名專業教師。解決師資問題是目前首要問題。怎樣解決,可采取四個措施:一是師范院校開設書法專業,主要任務是培訓師資,根據社會需求,不斷為城鄉中小學輸送專業書法教師。二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可從基層學校選拔部分書法基礎較好的教師進行短期培訓,回校后從事專職書法教學。三是學校如沒有專業書法教師,可從教師中精選書法基本功較好的教師承擔書法教學任務,以解燃眉之急。四是聘請社會上的專業書法教師兼課。
三、教學條件問題
開設書法教學應創造相應的教學條件,增添必要的教學設備。首先,各學校應建立書法教室。書法課,特別是毛筆書法課不宜在各自教室里上,如果那樣,用不了半年全校所有教室都將是墨跡斑斑了,不利于保持環境和衛生。其次,書法教室至少應備一臺投影儀,方便教學,也便于學生清晰地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第三,是紙、墨、筆、硯、毛氈等書寫用品應由學校統一準備,統一管理,以利于衛生的保持。
四、教學內容問題
從以往各學校書法教學的情況看,各小學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也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一律開設楷書,甚至到初中時,還讓學生用田字格寫鋼筆大楷,寫的內容主要是課后的生字表。這種教學雖然與知識教學結合的比較緊密,但內容未免單一,而且高年級以后還寫楷書,也不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
根據書法教學的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應以鉛筆楷書為主,從基本筆畫的運筆開始,讓學生過好運筆關,同時掌握課本上生字的間架結構。由于一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毛筆課可以不開 。三四年級應讓學生用鋼筆寫好楷書,主要把握2000常用字的間架結構,并學習毛筆字,學會基本筆畫的運筆,掌握教材中例字的結構要領,學會臨摹法帖。五六年級則應用鋼筆和毛筆學習行楷,掌握行書的特點,學會提按交替,運指運腕,行如流水,提高書寫速度。至于初中以上的學生,更應以寫好行楷為主,只有把行楷寫好,孩子到上高中和大學時,才能寫出一手流利的行書,提高聽課記錄和考試答題的速度。
五、教法問題
書法教學的教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教師不光要把字寫好,而且要教得明白,讓學生理解得快,接受得快,做到得心應手。
開始,應從寫點入手,先過運筆關。特別是毛筆書法教學更應如此。現行的一些書法教材恰恰忽略了這一點,一開始就講基本筆畫,然后就寫例字。豈不知漢字八個基本筆畫,除了點及點的組合形態,需要學會起、行、收的藏頭護尾的運筆,其他七個筆畫的起筆與收筆處,絕大多數都與點畫有關,且形態與運筆要領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按教材進行教學之前,先講“點”,除了點畫本身十幾種形態外,還有包含在其他七種筆畫頭尾處各種形態的十幾種點。這是寫好基本筆畫的前提,如能把這二十多種“點”都學會了,寫其他筆畫、寫例字就很容易了。但是點的形態和運筆的選用,要根據教材例字的書體來定,是“歐”字便不能教“顏”點。
“精講多練”是書法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低年級學生不會寫字,只有多練才能形成一種新的書寫習慣,才能把字寫熟寫好,一旦形成好的定勢,就會長久不變。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形成自己的書寫習慣,糾正起來有難度,需要通過反復練習,糾正已有的錯誤習慣,形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因此,不必多講,重在多練。特別是毛筆,多數學生用慣硬筆,不熟悉毛筆性能,不會提按,不會用一、二、三分筆,只有多練才能提高駕馭筆毫的能力。高年級以上寫毛筆行楷,每個字至少寫一百遍以上,先提筆寫小字,后重筆寫大字,做到提按應手,收放自如。
還有一點要提及的是激勵學習興趣。學生剛練字,不會一下子就寫好的,如果一味批評,或無所表示,都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時間長了就沒興趣了。孩子學字往往從興趣出發,整個字沒寫好,但其中有一兩個筆畫寫的還好,就應該肯定它,說兩句表揚和鼓勵的話,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愿意寫;寫的多了,手就好使了,字就寫好了。對于教師來說,這本是一個常識,如能長久堅持,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法。為此,教師要加強指導,多做示范,提倡多表揚,善意指正,使學生能樂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將來才可能繼續傳承我們的中華文化藝術。
參考文獻:
[1]鐘明善.書法基礎與欣賞[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
[2]周楠.榜樣塑造的審美關照與榜樣教育的審美回歸[J].邵陽學院學報,2013(5).
(黑龍江佳木斯市雪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