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勝
【摘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因此教師要對單調的講授方式必須加以改造,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教育的每一堂課真正轉變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舞臺,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學模式 教學 小老師 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207-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遍及神州大地,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再沿用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死板地進行罐輸,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為了尋找一種能夠適合多數學生并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的教學中經過不斷反復實踐和總結,發覺在我的教學中,使用小老師的這種教學模式,相較于其他模式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并真正地實現“將信息技術教育的每一堂課真正轉變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舞臺”。
一、現今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分析
信息技術課堂上以全體學生的發展為本位,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然而由于家庭環境的不同和學習基礎的不平衡,有的學生只需要聽老師講解一次,便能掌握要領,而有的學生則需要老師講解多次才能掌握。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存在著明顯差距。教師講課時為了使全班學生都能掌握所教內容,就必須放慢教學進度或重復教學,但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講課的進度與他們的接受速度不同步,長此下去就會打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采用“小老師教學法”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課堂上存在的矛盾。
二、小老師有利于激發興趣,形成學習氛圍
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學生從被動接受中走出來,成為知識的傳授者,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教學中的一些簡單而且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可以先向小老師講一次,明確教學目標。這樣,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在頭腦中理順思路,并以自己最好的教學方式扮演小老師。同時,在課堂上的上機實踐階段,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同學關系,他們之間的溝通往往比師生之間的溝通更直接、更容易。在小老師面前學生們有疑問可以更大膽地提出來,小老師會用“同齡人”的語言進行解答,讓同學更容易聽懂。小老師們在指導同學的時候也能夠及時發現自身還掌握得不夠好的地方,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這些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對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小老師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目前班級的規模較大,一些悟性高、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很快的掌握課堂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很快完成任務,而有些學生接受起來卻很困難。完成任務的學生表現出無所事事或偷偷地玩游戲,而另外一些學生卻因為老師輔導不過來而得不到好的練習,這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把完成任務的這些學生作為小老師們,分配到各個學習小組中去,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可以增強學生的表現欲望,獲得展現自己的機會,而其他孩子也會因此而羨慕,會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得到給大家當小老師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一對多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都相應地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教師而無法解決疑難問題的現象,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取所需。在這種以小老師為單位的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反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個別計算機后進生進行輔導,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
四、小老師的實施過程
1.小老師的選拔
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學習小組如果不能圍繞小老師進行,那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小老師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關鍵在于選拔上,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教師可通過電腦技術考核,對學生的電腦水平進行科學測評,再結合班主任的意見選拔出頭腦靈活,操作熟練,熱情大方,表達能力較強,同時愿意為廣大同學服務的學生做小老師。然后,以小老師為核心,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
2.小老師的培養
選撥的小老師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基礎,但這只是相對基礎差的學生而言,假若要在長期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不斷發揮小老師的作用,那么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讓每位小老師明確自己的職責,做到為同學熱情服務,要讓小老師們明白,能當小老師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可進一步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它對自己深入掌握和豐富所學知識是有好處的。其次,在技能培訓方面,可以吸收小老師加入學校的課外興趣小組,對他們進行深入系統的培訓,自主選擇課題創作電子作品,參加各類小學生電腦作品比賽。通過這類活動競賽,對于提高小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3.課堂上合理使用小老師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其講授依然是不可劃缺的。不能因為有了小老師,就沒有了講解,完全的放縱學生。畢竟,我們的學生還是在小學階段,在表達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上都還需要進一步的鍛煉。教師應先面向全班學生主講或演示主要教學內容,然后才由小老師在實操過程中負責解答本組組員的疑問,此時教師只作課堂整體調控,回答有共性的問題或導生解決不了的問題。
4.小老師能及時地反饋問題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實際操作的訓練是至關重要的環節,無論采用何種的引導教學模式,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學生是否存在疑問或存在疑問的多少就代表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小老師所處的位置正好能把小組內學生學習中所遇到問題進行及時、準確的反饋,此時,教師只要做出及時的分析,就可以將很多問題還在萌芽階段就解決掉。
五、對小老師的管理
小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但他們畢竟還只是小學生,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只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對于小老師的表現,教師與學生可以按選舉時段進行評價,由小組內學生對小老師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教師再根據小老師平時的表現進行匯總,選出下一次的小老師或者連任,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以先進理論來展現全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創造思維與個性長足進步,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