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
【摘要】本文針對技工學校生源素質普遍下降的現狀,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并介紹了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德育課程教學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行為導向 德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73-02
近年來,隨著技校規模的擴大,學生素質逐年下降,上課睡覺、開小差、玩手機等現象普遍存在,教學難度和壓力也越來越大。針對這些現象,學校德育教研組多次召開會議,探討教學改革思路,尋求一條能適應當前技工教育現狀的德育教學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教研組教師認為,行為導向教學法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能夠較好的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良好。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內涵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在借鑒德國雙元制模式下提出的適合我國職業教育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以培養人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目的,主要包括談話法、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項目教學法、文本引導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法都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
1.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使實際問題最終獲得解決。
2.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與實際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既了解總體,又清楚每一具體環節的細節。
3.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扼要說明了培養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的重要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4.轉換教師地位。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或者指導者,從教學過程的主要承擔者淡出,這并不影響教師的作用的發揮。相反,對教師的要求則是提高了。
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技校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
推行“行為導向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具體課程內容靈活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
1.談話教學法
談話法是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進行教學的方法,適合個體化教學輔導。這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受動者。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談話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應當讓學生詳細了解這一學習目標,并讓學生參與學習目標的制定,達到自我管理學習目的。
在技校德育教學實踐中,談話教學法主要用于學生收集、整理信息資料和交流學習工作經驗等。如講授職業道德時,可讓學生交流在不同類型或公司企業崗位上的實習經驗等。
2.主持人播報法
“主持人播報”是指學生以“主持人”的身份就教師規定的某一問題自由“播報”發表意見,教師對其意見的正確性或準確性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在德育課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關心時事的目標,筆者在德育課堂上增設“新聞播報”環節,經過多年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模擬某個特殊情境中的人物或角色來學習相關課本知識,與社會群體共同致力于分析社會情境、人物行為,進而學習和掌握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教學方法。
德育課程中有許多內容可以通過學生自創情景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如在講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成長的煩惱”這一章節時,可以要學生分組討論制定“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心理劇本。內容的選擇、角色的確定、道具的設計和最后上臺的表演等等都由小組完成,并設置“最佳劇本獎”、“最佳表演獎”等獎項,激勵學生認真對待自己的表演。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形成為一個共同目標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圍,培養學生間溝通與交流能力。
5.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需要,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主要包括三個過程:選擇整理教學案例,組織案例討論和對學生的案例分析進行評價,重點是組織案例討論。
根據德育課教學實際需要,筆者嘗試從教材或社會生活中尋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例,讓學生從實例中悟出難懂的概念、原理。案例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教材所舉的案例,其次還可以選擇、收集一些社會熱點案例。案例的選擇必須廣泛、典型,同時還要貼近技校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如在講授“不要迷戀網絡”的內容時,選取湖南武岡兩個高二學生,暑假“走江湖”搶劫殺害7人這樣的典型案例,告訴學生“網絡是把雙刃劍”,對網絡上的大量的信息要有辨別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設計、引導、總結和評價是非常關鍵的,在學生發言結束后,教師要歸納學生的發言,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要指出討論中的優點和缺點,告訴學生如何去思考問題。
6.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自由發表意見,而對其意見的正確性或準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通過鼓勵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給他們成就感,激發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職業時,可以采用學生分組競賽的形式在黑板上寫出自己所知道的與專業相關的職業類型,最后對其進行篩選。有很多同學寫出來的職業不是職業,甚至是一些違法行為,從而讓大家更直觀、深刻地理解職業的含義。
三、總結及反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以學會求知、學會做、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來組織教學活動。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勞動者一生將會多次變動職業和更新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技校畢業生具有應變能力、生存能力、發展能力,行為導向教學法促進了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的養成和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及可持續性發展的本領,在行為導向教學中學會了與人溝通,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及彈性處理問題的能力,這種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關鍵能力的培養的教學模式,為各類技工院校培養復合型、多技能型的人才提供了實現的可能。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少問題,如教師教學能力不足,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培訓及學習;教學內容存在較大差異,需要教師做好準備,隨時應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學生缺乏探索精神和配合度不夠等等。
總之,在德育課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傳統的德育課那種沉悶的狀態,為創建現代教育模式找到突破,深受技校學生歡迎。這種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在自己的行動中理解知識、悟出道理的教學方法,更符合技校教育的性質和教學規律。它的應用和普及,對改善技校德育教學、激發學生對德育課的興趣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于技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深化技校德育教學改革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仲文祥.由德國“行為導向教學”引起的思考.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2]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
[3]杜珺.行為導向教學方法探討.廣東教育(教研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