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ERP沙盤綜合實踐教學課程憑借著其趣味性和對抗性,深受各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喜愛。但課程最后的成績評定方法仍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本文建立了一套相對適應于這類實訓課程的成績考核方法,希望能夠對其他實訓課程的成績評定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ERP;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ERP沙盤模擬實訓是針對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所設的一門集知識性、趣味性、對抗性于一體的企業管理技能訓練課程。在教學實踐中,由學生組成多個相互競爭的模擬企業,模擬企業5—6年的經營,通過學生參與-->沙盤載體-->模擬經營 -->對抗演練--> 講師評析 --> 學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實驗環節,其融和理論與實踐一體、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的設計思想,使受訓者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參悟科學的管理規律,培養團隊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同時也對企業資源的管理過程有一個實際的體驗。
一、ERP綜合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現狀
目前,用友ERP電子沙盤的綜合評分標準為:以各小組的最后權益、生產能力、資源狀態等進行綜合評分,分數高者為優勝。評分以最后年的權益數為基數,以生產能力、資源等為加權系數計算而得。當然加權系數依照具體標準而定,同時依據考勤和表現來給出學生的成績。沙盤實訓課程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然而這種 “以成績為導向”的評價方式,不能很好的挖掘學生的潛力、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發揮出沙盤模擬課程的真正作用。
二、ERP綜合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1、不能很好地體現沙盤課程鍛煉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目的
沙盤課程每組由4~6人組成,由于學生專業能力和學習熱情不同,導致個別學生積極性不高,態度冷漠,“搭便車”情況比較嚴重。
2、缺乏一套有效的評價機制
ERP實訓課程單純地以模擬企業的財務業績為實訓課程成績的評定標準,會錯誤地忽視實訓的過程;學生對于模擬經營的規則,不會主動去學習和理解,而是從對己有利角度來曲解;在模擬操作上,不考慮現實企業經營實際,從自身方便角度胡亂操作;在成績評定上,不從自身模擬經營決策上找問題,而把責任歸于失誤、不熟悉等客觀原因。
綜上所述,沙盤實訓應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其中,在“干中學”,所以在評價環節,也應該以學生為主,建立一套綜合評價學生整體實訓成績的評價體系。
三、ERP綜合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設計思路
1、從ERP實訓課程中的財務績效,組內團隊合作情況,最終教師評價、自評、目標組互評等方面,結合被評價學生對象的本身素質情況提出每個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
2、賦予每個指標(自我評價、CEO或其他管理者評價、小組互評)從0%(不重要)~ 100%(非常重要)不等的權重,權重的大小由授課教師判斷或根據被評價對象的特點修正得出,這一步相當重要,因為不同方面權重的判斷會出現不同結果,很可能最終會影響各組的評分。
3、每個因素權重(1)× 評分值(4)= 加權分數,所有加權分數加總即為總的加權分數。
四、ERP綜合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設計
1、因為各個小組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更清楚地了解各位同學的表現,所以將總成績中35%的綜合能力評定權力賦予學生。綜合能力包括決策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判斷能力,這部分的最終成績根據學生自我評價、CEO評價(其他管理者評價)和小組互評3個成績而定。其中對CEO 綜合能力的評價應包括自我評價、其他管理者評價(如市場總監、生產總監、財務總監、采購總監)和小組互評;對其他管理者的評價包括自我評價、CEO評價和小組互評。各自評價的權重依照學生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不同。
2、對決策管理者CEO的考核,最主要的是企業的最終業績,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將總成績的大部分作為CEO成績的一部分,所以在實際的考核中應該加大經營業績所占比重,這樣的考核方法是綜合了他在企業中的地位而制定的。而對市場總監、生產總監、財務總監、采購總監等的考核中不僅應加大CEO考核成績的比重,適當降低企業經營業績的成績比重。
3、教師評定成績占總成績的40%,主要包括綜合表現、記錄檢查和答辯情況3個方面。因為成績評定中涉及到破產企業的經營小組中如何公正評價學生;學生扮演的角色不同,強調的能力不同,如何才能全面綜合地評價等這些問題,所以在教師評定成績中加入了答辯環節。
本文建立的ERP綜合實踐教學體系的考核體系克服了過去的主觀、片面性,使評價標準更加客觀、科學,希望能夠對其他實訓課程的成績評定起到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夏遠強.企業管理ERP沙盤模擬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
[2]趙連靜,吳先忠.基于沙盤平臺的ERP軟件教學模式設計[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7(3).
[3]黃嬌丹.ERP沙盤企業模擬經營實驗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定[J].重慶與世界.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