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摘要】計算機教學是中職體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當下的就業情況而言,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其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鑒于此,本人將結合現代職教課程的指導理論和計算機教學研究的經驗,從如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加強教學中的就業導向等方面對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職院校 計算機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51-01
一、建立師生的良性互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傳統的中職院校計算機課堂一般都是被計算機教師所主導,無論學生專心與否、聽懂與否,教師都還是嚴格按照其制定的教學計劃來講授課程內容,與學生的交流極少。再加上傳統不平等師生關系的影響,有的學生就在課堂上干其他、不認真學習,甚至故意和老師較勁,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由于中職學生的自身特點上的一些限制,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律性都有待提高。但是教師們應充分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務實、進取心較強、學習目標明確等,積極改革自己的教學手段,構建高效課堂。如在講課時盡量不向學生直接灌輸知識,尤其是像AutoCAD這種特別重視實際操作運用課程,教師應首先讓學生迅速對軟件的操作方法和用途有所了解,再結合具體的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機械圖形,向全體學生進行示范操作。在掌握了AutoCAD的一些簡單操作之后,就可以督促學生將自己以前畫過的一些零件圖用 AutoCAD再繪制一遍,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優化。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繪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在這樣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當中學習也助于學生去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主動與老師溝通,及時的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反饋給老師,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這也方便教師細致了解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來調節自身的教學,以便構建輕松高效的中職院校計算機課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中職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而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普及的今天,計算機的教學當然要多多借助這些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多感官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AutoCAD這門課程屬于電腦制圖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大都是在機房和多媒體教室,所以制作多媒體課件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增加教學內容的生動形象性,我建議以Powerpoint軟件為平臺,將文檔、圖片、影像、Flash動畫等多種媒體形式集成為計算機教學的課件,真正實現多媒體教學。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時以多媒體課件呈現出靚麗多樣的色彩,同時以其逼真的效果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圖形的生成過程,這樣學習AutoCAD起來不僅簡單易懂,而且不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只要平時課堂上認真聽講,那么課后再仔細練習即可輕松掌握知識,當然教師應盡量選用學生制圖書和平時習題集里常用的圖形來講解命令和練習,從而降低練習難度,學起來也更容易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同時,還應該多組織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豐富資源讓學生自行探索書本上沒有講授的關于軟件的一些更多更高級的操作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并鼓勵他們對復雜圖形的繪制方法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針對自己的學生特點多思考,通過不斷地嘗試,鉆研出一套適合職校生的教學方法。
三、以就業為導向,建立學生職業取向機制
(一)加強教學的實踐性
計算機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其生產、建設、服務于一體的計算機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同時還要承擔起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學校教育技術信息化的重要任務。所以在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在練習中發生的錯誤操作,對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共性問題進行統一的講解,找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學生上機操作的點撥,讓他們多學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職業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AutoCAD是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實訓課程來開設的,所以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應用軟件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發展方向,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在實例教學過程中歸納總結學生遇到的問題,布置學生完成適當的練習,因為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及時復習當堂課程的知識點、也是教師檢驗自己講課效果和發現學生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在學生練習時教師不要只坐在教師機前等學生前來問問題,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在學生中間巡查,以便及時發現讓學生明白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對同一問題使用不同的解決辦法,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
(二)加強與普高的學習聯系
隨著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職業屬性,即與生產、服務第一線的密切聯系。然而一直以來,中職院校的畢業生雖然有專業合格證明,卻沒有職業取向定位。僅從計算機領域來看,其發展的方向也是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重視職業資格的證明。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應嘗試加強與普高的學習聯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允許學生通過聯考獲得到普高學習進修的機會,甚至是獲得學位。作為高校教育層次上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國內普高教育在教育模式和實踐經驗等方面都有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因此職業院校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普高之間的合作,提升教學質量。但由于中職教育的特點,其發展思路與普高還是有所不同,所以在資格審核方面還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切實有效地實現中職學生的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
中職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打破原有的專業框框和教學模式,這必然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而面對競爭激烈的中職計算機專業就業形勢,實行計算機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積極投身于教學改革中,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劉海軍.優化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訓,提高教學質量[J].教育科研.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