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紀是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世紀,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普及,教師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就中等職業學校骨干教師而言,如何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大張旗鼓地進行課程改革,做到化學教學的深化,提高教育教學。
【關鍵詞】素質教育 職業教育 化學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69-02
21世紀的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就是高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這個競爭與國民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誰的國民素質高,誰能站在科技的制高點,誰就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而且現階段我國正有《素質教育》轉軌。這些嚴峻的形勢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備良好素質的教師,才能負擔起培育新一代人才的重任。那么,在新世紀里,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師又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要求呢?
1.品行—具備德高為范的政治素質
師者,人之模范。和社會上其他的職業比起來,“教師”這個職業對人的品行風范要求最為嚴格。因為教師的勞動對象不是土地,也不是機器,而是活活生生的一群孩子,教師的品行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師德修養不高,不僅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而且使學生從心理上疏遠老師,并在行為上排斥他們,他們的“說教”也會在學生心中貶值。所以要想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一個高尚的靈魂。
俗話說“德高為范”“無德無以為師”。教師的政治思想滲透于教育的全過程,它所起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建立一支高度講政治講正氣的師資伍隊,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必須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給學生一個好榜樣。
2.能力—具備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
2.1德高為范固然重要,但學高才能為師。在新世紀素質教育的今天,“學高”并不是當年毛主席所倡導的“又紅又專”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因為,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人才為目標,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2.2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遠大目標,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師也應該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自先要有扎扎實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要從“應試教育”的窠臼中走出來,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陳舊的教法,運用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并將其創造性地運用與教學實踐中。其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機能的同時,我們化學老師也要不斷地更新知識 加強進修,提高業務水平,同時要關注社會與化學結合的領域,如材料化學,生命化學,能源化學,環境化學,農業化學等領域,用真才實學,用高素質的業務能力去教育學生,學生才會為你的才干所吸引,才會心悅誠服地,主動積極地去學,去研究化學領域的方方面面知識。
3.感情—具備熱愛學生的心理素質
3.1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是在于如何愛護孩子”。事實也證明,體罰或許能換來學生表面的,暫時的“服從”但這是以傷害師生感情,傷害學生自尊心為代價的,而教師的親切教誨卻必然帶來學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從。
3.2教師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與他們建立起平等、民主、親切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去創造愛的氛圍,要提倡“教師忌事忌語”要塑造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當學生在認知行為出現問題時,教師要采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去進行說服教育,用自己的愛,用自己的寬容去包容學生的懵懂意識和無知行為,并引導他們走上正道,不能動輒就對學生進行斥責,挖苦,諷刺,甚至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
3.3“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熱愛學生,必然感染,感化學生,教師在愛學生的同時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愛,只是一種雙向的,互相吸引的人際關系。只有這樣,教育學的雙方會其樂無窮,氣氛才會和諧,效果才會更好。
4.形象—具備以身立儀的審美素質
任何一位教師,從你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你便置身于眾目之下,你的形象就定格在學生的腦海中。你的服飾打扮,你的一舉一動就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如何樹立美好的形象和以身立儀的審美素質,也是我們中等職業學校化學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我們要本著“一切為學生,一切為教育”的原則,從教育學生著眼,不能忽視自己的儀容儀表美。首先,服飾打扮馬虎不得。“形象包裝”“文化服飾”要不得,只有整潔,大方,得體的衣著,才會盡顯教師的儀表風度,才會贏得學生的贊美。其次,舉止要文明,穩重,端莊。大大咧咧,丟三落四,粗言臭語,扭扭捏捏等應遠離我們,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自我塑造一個美好的教師形象,培養以身立儀的審美素質,才會讓學生從我們身上懂得真,善,美,學會創造美好的人生。
一個素質優良的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會以自身的素質深深吸引學生,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贏得學生的尊重,敬佩,愛戴和信賴。當他向一塊磁鐵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凝聚力的時候,他就能夠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當然,一個人的優良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影響,通過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逐步養成的。我們只有加強師德修養,努力鉆研業務,敬業愛生,為人師表,才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優秀教師,才會適應21世紀新形勢的需求。
作者簡介:
葉爾蘭·克孜爾,男,哈薩克族,大學本科學歷,講師, 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化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