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應用型人才,然而,學生的學風已成為高職院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是解決高職大學生學風日益淡化問題的關鍵,本文就學生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的原因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闡述自己的感想與體會。
【關鍵詞】高職教育 自信心 技能大賽 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86-01
目前,高職院校將面臨生源減少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質量也遭遇難以適應社會需要的困境,使得高職院校的發展遭遇進出兩難的窘境,而其中學習質量提高不顯著很大一部分原因都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觀能動性不強。主要表現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學習行為具有較強的從眾性與依附性;精神狀態懶惰松懈,滿足于一知半解;缺乏求知欲、上進心,感受不到學習壓力和社會責任等等。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主動性、學校課程設置、教師評價等幾個角度進行測評,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從教育教學這一系列問題出發,造成高職學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學習基礎差、學習方式不當;(2)學習動機缺乏、學習目標不明確;(3)缺乏正確的歸因方式;(4)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5)課程設置呆板、教材選用缺乏特色;(6)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7)教學評價體系單一;(8)缺乏完善的就業指導與心理咨詢。
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影響高職學生的學習和成才,也將制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現結合本人的體會,就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談談自己的感想與體會。
1.培養自信心,教師有責任
首先,高職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普遍存在著學科發展不全面,或是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他們在學習上往往自暴自棄,對自己的前途信心不足,認為自己永遠也擺脫不了差生的帽子,自卑心理較重。其次,中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以教師為主體,而高職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專業教師的專業介紹和專業導讀等形式,讓新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和就業前景,樹立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專業學習的積極性,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面對學習主體的轉變以及深度、廣度都有較大提高的專業學習,他們在知識、能力以及心理上的準備不足,難以適應,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差的問題也就隨之突顯。因此,老師在學生入學的初期階段的合理引導就尤為重要,在初始授課階段,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從某種意義來說比單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另一面使得學生因為對老師的喜愛而更加喜歡這門課程。
2.優化學習環境 ,改革教學模式 ,激發學習興趣 ,改善學習狀態
傳統課堂教學活動是以老師為中心,“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被充分應用到現代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使教學方式形象生動,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思維想象力和培養創造能力。一些晦澀難懂、抽象枯燥的知識,通過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展現出來,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達到了抽象概念具體化,微觀概念宏觀化的良好效果,容易理解接受,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成身臨其境的親身體驗,變死記硬背為理解型思維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同時實驗實訓是高職院校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讓同學們自己動手進行相關操作,同學們在別樣的教學方式中,興趣濃郁,也能更好的感受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需要采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相互結合,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相互配合。
3.加強就業指導 ,定位職業角色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市場制約著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行為,要求職業學校主動適應市場進行辦學。如果學校培養出的技術工人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滯后于經濟和科技發展,或者由于專業不對口,造成人才的積壓,導致產銷不平衡,那么學校必會被市場所淘汰。所以職業學校要獲得持續的發展,就必須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及時調整專業。一個好的專業如同一個知識的品牌,會受到學生的青睞。學生會以此為驕傲,產生學習的動力。相反,一個不被市場所需的專業,培養出的學生不能被社會所需要,“英雄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英雄”也就不愿學習了。所以,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一定要考慮市場所需,及時調整學校辦學方向。同時對自我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和評價,能夠正確定位自己的職業角色,學會調整擇業心態,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挫折和失敗。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特點和個人興趣、能力等,設計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高職高專院校應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引導。 通過各種渠道讓學生全面了解當前宏觀和微觀的就業形勢,了解本專業就業去向和行業的發展趨勢。
4.技能大賽搭平臺,大家都來試身手
教育部定期舉行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此項比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師生專業技能水平、實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入。各職業學校應以全國技能大賽為契機,在本學校開展各種技術大比武,讓同學們人人都有機會參加,要形成一種尊重、崇尚和爭做優秀技能人才的良好風尚。技術大比武不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創造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果的展示。技術大比武是展示臺,同學們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技術、技能和技巧,顯露真活、細活和絕活。通過比賽,同學們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更培養了自信心,讓他們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學校在安排學生就業時要優先考慮比賽中獲勝的同學,使學生明白“學與不學不一樣,學得好與不好不一樣”,讓學生懂得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充滿了競爭與機遇,只有不斷學習,艱苦創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獲得成功。
5.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內要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知識競賽、職業技能比賽,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習樂趣,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組織開展多種文體活動,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增長學生知識,陶冶學生情操;邀請優秀的專家、學者,杰出校友、企業家到校作報告,將先進的科技成果、管理經驗和個人的創業經歷展現在學生面前, 拓寬其視野,鼓舞其士氣,增強其信心,啟發其靈感。
參考文獻:
[1]李彩云.提高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究[J].科技信息,2009(24).
[2]王付全,柴紅.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之探討[J].科技信息,2006(11).
[3]查俊峰,李敬.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對策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9(3).
[4]王水江.如何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J].改革與開放,2010(18).
作者簡介:
娜仁高娃(1976-),女,赤峰人,畢業于內蒙古工業大學。講師,主要從事建筑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