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
【摘要】文章釋譯了校企融合的含義,分析了校企融合的現狀,提出了中職學校實施校企融合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校企融合;現狀;措施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難,企業用工難,使得校企融合的呼聲越來越高。要解決畢業生的素質與能力難以適應行業、企業的需求的問題,校企融合成為中職學校辦學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融合的含義
校企融合就是中職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等情況,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將企業的用工需求和標準引入到職業學校辦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的一系列工學結合的方式和途徑,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能手組成的師資團隊,利用學校和企業兩個培養基地,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制定、教材編寫、實訓基地建設、學生頂崗實習、成績和能力評價、畢業生輸送等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而使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行業、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使培養的人才具有針對性,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
二、校企融合的現狀
現階段在中職學校中,實行校企融合基本上已經達成共識,并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我校也與重慶地區的隆鑫、旭碩、南方測繪、悅來會展、美音、杰潤、仁寶等知名企業合作,擁有19個校企融合冠名班。不過,我個人覺得現階段的校企融合淺層次的比較多,一般是校企雙方簽訂合作協議;開辦由企業命名的定向班,比如“旭碩定向班”、“南方測繪定向班”等;學校在企業建立實訓基地;聘請企業技術骨干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等。目前更深層次的合作,比如:企業參與專業的設置、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崗位能力標準的確定、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實訓場地建設、評價體系的完善、師資培訓、頂崗實習等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總之,目前的校企融合流于形式的比較多,還需要更深層次的融和。
三、中職學校實施校企融合的措施
中職學校為了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辦學服務,為企業輸送能迅速適應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實現“校企雙贏”的目的。就需要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開發、教材編寫、實踐教學環節、評價體系的改革等方面全面滲透企業的理念和需求,以此來適應社會的需要,同時使職業教育得到跨越式發展。
(一)針對社會和區域經濟發展設置專業
職業學校不論是設置新專業或是淘汰舊專業,首先必須了解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區域經濟特點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要進行大量的、深入細致的調研,范圍從宏觀的政策面到微觀的企業用工需求。再根據學?,F有的辦學條件、專業能力、師資水平、實習實驗實施等進行分析評估后才作出決定。不能象過去出現過的各個職業學校一起開辦會計、數控、汽修、建筑等,當前什么專業熱門,大家都一哄而上,而不顧自身的具體辦學情況。這樣既不能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又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應用型人才和勞動者。因此,學生必須掌握工作崗位需要的知識、具備相應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為此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就要請相關企業的人員參與,將企業對工作崗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融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中,使之貫穿與整個教學過程,真正把學生培養成“適崗性”的技能人才。
(三)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
職業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邀請企業相關人員參與,根據工作崗位確定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根據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確定專業教學目標;根據專業教學目標確定課程設置;突出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和教學實踐性環節的設置;同時實行校內教學和企業教學實習的有機結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四)校企雙方共同完成教材編寫
為了使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中職學校在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的同時,應該根據區域經濟特色和企業的具體要求,編寫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負責編寫教材的老師們首先要到企業調研,了解崗位知識、能力需求;其次針對自己所負責編寫教材的結構、內容、組織形式,詳細征求企業人員的看法;再次將教材初稿留給企業人員,請他們進一步提出修改建議;最后也可以邀請企業人員參與教材部分內容的編寫,共同完成校本教材。
(五)校企雙方共建實訓基地
實習場所、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中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也是職業教育辦出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建設。作為學生與就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的窗口,實習場所、實訓基地所營造的濃厚的校園和企業文化氛圍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沙浞掷闷髽I資源,將企業作為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學校與企業、知識與技能、學生與員工的零距離接觸。
(六)將企業文化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
將企業的規章、紀律、獎懲制度、激勵機制、質量控制、團隊管理方法、“7S”管理制度等運用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中;借鑒和吸納優秀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戰略目標、經營理念等精神文化,把企業所崇尚的創新意識、誠信觀念、競爭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服務理念以及敬業創業精神滲透到學校的校訓、校風、學風、教風等核心理念中去,使學校精神與企業精神有機結合,讓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互滲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校企融合是中職學校辦學的趨勢和方向,這條路走起來并非容易,但為了給國家的經濟建設輸送更多的技能人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拓寬就業渠道,掌握生存和發展的技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順利些,再困難也得堅持走下去,職業教育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