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龍
摘 要:對我校畜牧獸醫專業《有機化學》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當前形勢下農醫院校專業的特點,確定了符合我校特點的課程體系;編制相關教材;并建立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關鍵詞:農林院校 有機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a)-0035-02
有機化學主要是介紹化學物質及其性質的科學,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是一門基礎學科。在農林院校的教學中,有機化學是一門公共基礎課,該課程的主要服務于農林、畜牧、獸醫、獸藥、質檢等相關專業的后續專業課程,為其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好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符合現代畜牧獸醫專業特點的有機化學課程體系的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確定了較為合理的有機化學課程體系,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相關工作總結介紹如下文。
1 剖析傳統畜牧獸醫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模式提出新的建設目標
傳統畜牧獸醫《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主要注重講解基礎知識、強調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應用。盡管近年來,很多院校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各種改革嘗試,但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改善之處,我們結合本校的專業特點對《有機化學》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和論證,希望通過論證討論,更好地構建畜牧獸醫類院校有關專業《有機化學》的課程體系。經過討論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知識內容陳舊過時,缺乏近年代的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缺乏與畜牧獸醫類專業知識交叉滲透,因而缺乏特色。(2)化學教研室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新老教師之間形成斷層,銜接不好。(3)多數年輕教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雖然節省了板書復雜有機化學結構的時間,但是忽視了學生對講授內容接受的效果。(4)教學方法單一,多數教師一言堂,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課堂氣氛不活躍。(5)考核方法單一,考試內容固定,通常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經過以上分析,我們確定了課程體系建設的目標與思路,審定課程的地位與作用,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教學管理和質量評價體系,強化集體備課(定期舉辦教學經驗交流會),發揮團隊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教學素質高、業務水平高、愛崗敬業的教學研究型隊伍,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2 建立新形勢下與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結合緊密的有機化學課程體系
2.1 精選教學內容
當今社會有機化學相關技術迅猛發展,所包含和涉及的內容急劇增加,而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的有機化學課時卻相對較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是當下教學的關鍵所在。針對這一矛盾我們重新確定了《有機化學》課程在畜牧獸醫相關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由資深教師和年輕骨干教師共同修訂教學大綱,精選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作了如下改進:(1)做好與中學化學知識的銜接。如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與分類以及同分異構現象,在中學化學學習的基礎上,注重傳授給學生規律的歸納和總結。(2)確保有機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反應規律所占課時比例,例如,誘導效應、共軛效應、超共軛效應等電子效應以及自由基取代反應、親電取代反應、親核取代反應、親電加成和親核加成反應等反應機理。引導學生運用電子效應和反應機理來解釋預測反應產物,并分析反應的活性和反應的區域選擇性,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指導學習。(3)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和對經典反應的歸納和總結。有機化學知識和有機化合物的種類一樣復雜繁多,但是其中蘊藏在明顯的規律。通過總結和對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反應的本質和規律。通過總結使得原本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簡單化。比如:在講授含羰基化合物的還原時,對比克萊森還原法、黃鳴龍改良法、蘭尼鎳法、硼氫化鈉或四氫鋰鋁還原等5種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這些反應進行合成路線的選擇。
2.2 結合畜牧獸醫專業特點選取相關教學內容
畜牧獸醫的有機化學與獸醫、生命科學等學科相互交叉滲透,面對的是養殖、預防、水利等專業的學生,所以畜牧獸醫專業有機化學應該注重傳授與其知識相關的內容,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視野。欲實現與畜牧獸醫專業知識的交叉,要求教師掌握大量的相關知識,因此,要求每一名教師至少要學習幾門畜牧獸醫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此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拉近了有機化學與畜牧獸醫學科的距離,許多教師參與到畜牧獸醫相關的科研項目中,實現了以教學助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良好局面。通過有機化學課程向學生介紹獸藥制備方面的知識,一方面可使他們了解獸藥合成的思路;另一方面也為他們學習后續專業知識和從事獸醫獸藥創新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積極進行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嘗試與改革
3.1 認真對待每一堂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是教師的一件藝術品,只有精心設計、安排、組織每一個細節,才能將課本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才能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而且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到的知識記憶牢固,不容易遺忘。另外,教師還不要忘記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作為課堂教學主導的教師積極引導,讓學生相互討論,形成觀點,并鼓勵學生走上講臺陳述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習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3.2 適當運用當代科技手段,使其服務于課程教學
眾所周知,有機化學知識理論性強而且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在教學中如果借助適當的媒體或動畫,使難以理解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將會減少學生對抽象教學內容的畏懼感,有助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主動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盡量包含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器官接受信息,務必避免僅僅用文字表達枯燥生澀的理論知識。
3.3 教師定期開展專題學術報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機化學學科各位教師大部分是青年教師都具有博士,畢業于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著不同的學科背景。利用這一優勢資源安排各位教師將自己的科研方向與有機化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強調有機化學知識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專題報告傳授給學生,如此不僅使教師提高了業務水平,而且使學生了解到了有機化學的前沿知識,認識到了有機化學在今后學習科研中的重要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
3.4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有機化學知識與畜牧獸醫、獸藥等學科緊密相聯,應用性極強,所以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適時相關專業的專家的研究方向及成果與有機化學知識之間的關系,鼓勵有興趣的同學自主的選擇課題、查閱文獻,申報大學生創新研究訓練項目,如此不僅為畢業實習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 編寫與新課程體系相匹配的教材
有機化學學科知識內容和范圍迅速發展,為了適應畜牧獸醫專業,所選擇的教材內容應該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突出畜牧獸醫、獸藥等專業特點,采用新的教學體系和新的教學內容組織方法,拓寬知識面,突出有機化學學科研究的新進展和突破。根據這一宗旨,我們對教材內容做幾方面修訂:(1)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首要目標,充實有機化學發展前沿知識。(2)建立以性質和反應機理為主線的有機化學理論體系,增強有機化學課程的系統性。(3)增加了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譜和質譜等波譜鑒別知識,為畜牧獸醫、獸藥等專業學生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礎。(4)學生實驗內容選擇有適量針對性強、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
5 建立相適應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
學生成績評價是教學環節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評價體系是否科學是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若要科學客觀地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和綜合素質,就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試評價體系。我們結合素質教育的大方針和專業特點,對考試方式進行了改革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考試評價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實施考教分離;在命題方面,采用試題庫抽題組成考試試卷的方式;在改卷方面采用集體流水閱卷;確保了考試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也可以反映各位任課教師的教學質量情況。
6 結語
總之,在畜牧獸醫有機化學課程建設中,通過分析相關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手段等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改革和嘗試,建立了符合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體系,調研改革了授課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體系,培養了青年教師的知識結構結構、提高了他們的業務水平,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萬福賢,董靜,賈壽華,等.農科有機化學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9,24(3):37-41.
[2] 梁英,張金艷,王俊濤,等.農林院校有機化學課程全程考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1(9):142-143.
[3] 聶旭亮,陳金珠,劉長相.提高農林院校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2(1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