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讓花
[摘 要]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作文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的示范,閱讀教學的效果則要在作文教學中彰顯出來。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忽視二者的有機結合。只有抓好閱讀教學,找準讀寫結合點加以訓練;加強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才能使閱讀和寫作達到高度結合,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閱讀;作文;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課文后面都設計有寫的訓練,可見加強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一、慧眼尋“點”,加強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課文大都是文質兼美的精品,教師要充分發揮這些優秀文章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感受文章語言美、品味文章思想美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觀察生活,怎樣選材確定中心,怎樣布局謀篇等,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提煉出獨具特色的寫作方法,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尤其要善于尋找到一些重要的“讀寫結合點”進行寫作指導,引導學生創造出優秀的作品來。
二、課外有“法”,加強讀寫結合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兩句話鮮明地道出了讀與寫的關系,也說明學生的語言積累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量,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語文課本上的內容畢竟有限,只有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大量的語言材料,掌握更多的表達方式,領略豐富的精神內涵,多角度全方位搜集寫作素材,學生的寫作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
1.要解決“源頭”問題。因為筆者所在學校是新建校,圖書室還沒有投入使用,筆者就在班里建立了小小圖書角,動員學生把家里的圖書“貢獻”出來,供大家借閱,實現資源共享,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圖書角建立后,安排了“小管理員”,并發動大家自己制作了借書卡,鼓勵學生積極借閱。每周安排兩節閱讀課,組織學生集體閱讀,分享讀書成果,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要關注學生積累的過程。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一些學生閱讀只講趣味性,只喜歡看幽默故事、神話故事,別的書卻引不起他們的興趣;或只追求驚險情節、幽默笑話,而碰上不懂的字、詞、句,也不借助工具書幫助理解;或碰上關于人物、景物的描寫,就跳過去不讀,嫌冗長。如此閱讀,如走馬觀花,很難在讀與寫的功夫上見長。教師要主動介入,引導學生從教育性、知識性、工具性三個方面出發選擇讀物,并與學生共讀,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讀書時,要學會欣賞文中優美的詞、句、段,并將這些語言中的精華及時摘抄下來;要求學生讀完一本書后,想一想,你喜歡書中的人物嗎?為什么?你要向書中的人物學習什么?你從書中獲得了什么?將這些體會或感想寫出來。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積累上“厚實”不少,也使他們端正了學習態度,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學生的積累豐富了,筆力也自然提高了不少。
3.要及時展示閱讀成果。課外閱讀的延續,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方式,持之以恒地向前推動。一個班學生層次參差不齊,所選擇的讀物也不同,那么收獲也就各不相同。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互相交流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摘抄本在班內進行展評,在小組內進行傳閱;利用課前三分鐘,鼓勵學生大膽走上講臺,進行讀書匯報,將自己積累的優美詞語、句段大聲朗讀給大家聽;定期進行手抄報展評……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在動力,而且達到了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競相爭優的目的。
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作文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的示范,閱讀教學的效果則要在作文教學中彰顯出來。只有抓好閱讀教學,找準讀寫結合點加以訓練,加強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才能使閱讀和寫作達到高度結合,才能不斷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