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一玲
[摘 要]折紙是小學美術手工課的重要內容,通過折紙活動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美術想象能力與美術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折紙;藝術創造力手工課是小學美術課中的一種重要課型。《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在美術課的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在眾多的手工課中,折紙是一項比較好的項目,折紙就是把平面的圖畫用折紙的立體形式加以展現的美術手工活動。對于折紙,小學生也是十分喜歡的,他們經常會在課余時間利用一張紙進行折疊,折出很多生動有趣的小玩意兒。小學生進行美術折紙能夠有效地調動手和腦的活動,并且在折紙的過程中進行美術觀察、美術想象與美術創造,從而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一、在折紙活動中培養美術觀察能力
美術觀察指的是小學生對美術作品整體或者細節的有序觀察,通過美術觀察能夠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美術作品的深刻內涵。在小學美術折紙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當學生的美術觀察力好了,他們就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有效模仿、有效思維和有效創造。
例如,在引導學生開展“掛歷紙拼折校服”這一折紙活動時,首先讓學生欣賞教師課前折的兩件校服,然后提問:折的兩件校服在款式和顏色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一件?在這一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不再是沒有頭緒地去觀察教師折的兩件校服,而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師折的兩件校服的款式細節和色彩上。此時,教師再在課堂上把這兩件校服折的過程在學生面前進行演示,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把每一步細節都展示給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教師是先畫好草圖,然后對草圖進行修改定稿,在定稿之后再利用剪刀進行剪裁,最后把剪裁后的素材進行拼貼組合,然后就把校服折出來了。這樣,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掌握了折紙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美術觀察力。
可見,在小學美術折紙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折紙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在折紙活動中進行細致觀察,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培養他們的美術觀察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折紙中,有很多圖示,這一些圖示表示的是如何折的方法,折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折紙圖示中培養觀察能力。
二、在折紙活動中培養美術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一個人缺乏想象力,是不可能有很強的創造力的。小學生的想象力特別豐富,他們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進行想象,但他們的想象具有不確定性和不規則性,在小學美術折紙教學中要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要引導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以此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折紙既是一種手工藝術,又是一種游戲,教師要善于讓學生在游戲折紙中培養想象能力。如在“折紙飛機”這一活動中,折疊完后,教師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自己折的紙飛機進行命名,并且寫上這一架飛機的基本功能和用途,然后,和其他學生的飛機組成一個飛機編隊。這樣,學生們有的把飛機編成“一”字型,有的學生把飛機編成“人”字型,有的學生把飛機編成“7”字型……并且把自己的飛機編隊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然后在天空進行飛行,這樣,學生的飛機也就成了他們游戲過程中的一項道具了。
三、在折紙活動中培養美術創造能力
小學生折紙的過程不應該是一個簡單模仿的過程,如果學生在折紙活動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折,那么,創造能力是得不到有效發展的。在小學美術折紙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折紙,從而培養他們的美術創造能力。在創造性折紙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美術想象,從而促進創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折“東南西北”的折紙活動中,學生完成了常規的折紙任務以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對“東南西北”進行變式折,于是,一個學生變換花樣,一個學生猜變換的方向,有時候折紙里的“東西南北”上還會寫上不同的話,有鼓勵的、調侃的、貶低的,還有猜謎的等,學生如果碰巧遇到了鼓勵的、幸運的話,會很開心,如果遇到的是貶低的、調侃的話,會感到沮喪。
責任編輯沁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