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明
摘 要:要“高效”地完成數學教學的任務,就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
關鍵詞:情境教學;游戲;類比;開放
相比小學數學,初中數學有其明顯的特點,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其中有大量的概念、公式、公理和定理要學,十分枯燥,時間一長,學生就對數學失去了興趣。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數的概念,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一、通過游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的內容,數學教師可以創設游戲,而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這種情境教學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做到教學的寓教于樂。如:在教合并同類項時,就可以做游戲——找兄弟:將學生分成幾組,每組成員互相鑒別對方身份,是“本族”的站到一起,各成一族,不是一族的則要另投家門。學生對游戲十分感興趣,他們個個精神煥發,躍躍欲試,通過三輪合并同類項的游戲,學生很快掌握了要領,效果好,做題的正確率特別高。
二、創設“類比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類比、歸納能力
做題時,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進行類比歸納,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索活動,比較一般與特殊、無限與有限、局部與整體,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學習矩形性質可以類比菱形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可以類比梯形的中位線,實數混合運算法則可以類比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法則……
三、創設“開放問題”情境,教會學生發散思維
“開放”是針對“傳統封閉”而言的,做題時則表現為:一道數學題的答案不唯一,或者在解題時方法不唯一,這樣的數學題往往就是開放性的。而學生在解題時,就要觀察、實驗、類比、歸納、分析、推理,這樣,學生會不斷探索,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多維思維品質和能力。如:將一個50米長30米寬的矩形空地改造成為花壇,要讓花壇所占的面積恰為空地面積的一半。試給出你的設計方案(要求:美觀,合理,實用)。這道題的答案很多,教師要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多說答案,并讓他們互相檢查對方的是否正確與實用,這樣就充分體現了開放性數學題的樂趣。
四、創設“階梯問題”情境,使教學循序漸進
階梯問題的設計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要將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新的高度。這種教學,能把難度大的問題進行分解,通過幾個相互聯系的“階段教學”,化難為易,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如:應用題中的工程問題往往就是這樣。教師要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容易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一系列問題,讓學生有階可上,有路可走。這樣學生做題時才有信心,才有積極性,才能主動。
我們要打造“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就要將“情境教學”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這樣初中數學教學才能豐富多彩。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