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華
摘 要:中考英語究竟考些什么?考生應如何應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科學地總復習?通過搜集近幾年全國各省市中考試卷進行認真分析,發現試題考查的重點在于學生在一定語境下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對閱讀材料進行歸納、概括、推斷的能力,以及依照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書面表達寫作的能力。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說明中考英語總復習體會。
關鍵詞:中考;宏觀;微觀;總復習;體會
近幾年的中考命題與過去比較有三變化:1.命題力求通過實際情景和語言環境來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及運用;2.選材關注社會熱點賦予教育意義;3.試題更加緊密聯系生活,重點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適應命題重點、命題方向的變化,教師不得不改變傳統的復習方式,重新追求符合新標準的復習方案。下面本人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試談一些復習體會。
一、宏觀上分析
1.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初中英語總復習階段高強度、長時間、超負荷的學習使學生壓力大、疲憊不堪。有的學生仍堅持疲勞戰,晚上熬夜,很晚才睡覺,導致第二次身體疲倦,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知識鞏固和沖刺階段,學生應保證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午睡30分鐘左右,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精力充沛。每天最好安排20分鐘左右進行聽力訓練,并且朗讀課文中的短文10分鐘左右,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上課要認真聽講,嚴格按照老師們的要求去做,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2.科學制訂復習計劃
由于九年級畢業班總復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因此,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能讓復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英語復習的質量和效益。
第一輪復習的形式,以課本為主線,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第一輪復習要做好以下三步驟:
(1)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夯實基礎,使已學知識系統化和網絡化。復習中,我們要對課標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和運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如,英語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可以分為四種:
①動詞原形、過去式、過去分詞同形:cost→cost→cost
②動詞原形與過去式同形:beat→beat→beaten
③動詞原形與過去分詞同形:run→ran→run
④過去式與過去分詞同形:dig→dug→dug
(2)掌握基本技能,積累答題經驗,讓學生在答題實踐中獲得經驗和教訓,復習中特別要注重答題后的反思,通過反思,使學生在練中得到感悟。
例:Wang Taolike playing the piano at all.
A.doB.dontC.doesntD.does
點撥:助動詞的否定形式用于否定、肯定形式用強調,如:I did have breakfast.這里的not...at all是固定搭配,表否定,可以排除A、D。由于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故用doesnt。
(3)探索解題的基本方法:如在句型轉換中,將陳述句改為一般疑問句時,可按“一看;二移(借);三變;四去”四個步驟進行?!翱础本褪强淳渲惺欠裼衎e動詞或情態動詞;“移(借)”就是把be 動詞或情態動詞移到句首,若句中沒有be動詞或情態動詞,則要借用助動詞;“變”就是主語相應變化,如第一人稱要變為第二人稱;“去”就是去掉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
例:She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改為一般疑問句)
sheby bike?
第二輪復習的形式,以專題復習為主線,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集中、歸類、重點、難點、熱點突出復習,注意英語思想的形成和英語方法的掌握,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精選復習資料,給學生任選精題,進行中考重點題型的訓練,加強能力培養。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把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系起來,并能綜合運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激發學生復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中考綜合模擬訓練,查漏補缺,俗稱考前練兵。在最后的沖刺階段,要特別關注歷屆中考題中具有代表性的出現率高的語法項目及一些常用知識等知識點進一步查漏補缺,融會貫通。
二、微觀上分析
歷年中考試題中,考生們失分率比較高的無非是聽力短文理解、閱讀理解、綜合填空??疾榈亩际蔷C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其核心問題是運用。
聽力短文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短文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根據所聽內容選擇正確答案、判斷正誤或填空,其答題技巧一般為:(1)仔細審題,按先后順序逐一考慮,捕捉信息,預測內容;(2)以聽為主,注意5個“W”和一個“H”,即“What,When,Who,Where,Why”和“How”,聽看結合,把握關鍵;(3)聽第二遍錄音時,邊聽邊記,簡要記錄,突破難點;(4)聽完錄音后,對所聽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推理、判斷、復查。
完形填空與閱讀理解同樣需要認真地閱讀,然后依據對全文的理解,選出答案。訓練時要分四步:(1)跳過空格,通讀全文,把握大意;(2)結合選項,綜合考慮,初定答案;(3)瞻前顧后,先易后難,各個擊破;(4)復讀全文,逐空驗證,彌補疏漏。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