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命
摘 要:美術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將新的信息與現有的知識聯系起來。運用美術展示的知識和方法,有創意地展現美術學習的成果,從而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美術學習任務和認知策略,給學生搭建實踐的橋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集思廣益,促成學生帶著他們的思想、情感、興趣等進行創作表現,陶冶情操。“實踐出真知”,以學定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以學定教;實踐應用
教學中,筆者對“以學定教,實踐出真知”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教學實踐,認為美術課堂為學生搭建實踐和應用的橋梁,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高中美術教育的現狀
1.學生缺少美術實踐
學生往往只依賴于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探究,但是真正到了要他們自己去在現實生活中將作品中所學到的美的元素進行應用的時候,學生獨立分析的能力就非常弱,對于美的感悟和體會很膚淺,一知半解甚至是霧里看花,學生只會把別人的理論講出來,沒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將我們所學習的鑒賞方式進行合理的運用。這一點使得我們對于美術教學的前景非常憂慮。
2.學生缺少生活應用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不知道要如何將自己在課堂上所獲得的收獲應用到生活中去,很多時候他們畫完的畫以及他們做完的工藝品就隨便扔在了美術教室里,沒有起到一點裝飾的美感,也就出現了只會學不會用的尷尬。
二、在實踐和應用中踐行“以學定教”的策略
1.以具體實踐,賦予“以學定教”以靈魂
(1)根據學情合理設計教學
為了改變學生鑒賞能力的不足,筆者想到了通過讓學生進行繪畫的親身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的方法。在學校硬件配備逐漸完善的同時,滿足學生想要獨立完成一幅繪畫作品的愿望,開設了《繪畫》這門選修課程,以期讓學生通過繪畫實踐來學會觀察作品,了解作品的表達方法以及形式要素等。為此筆者對教學進行了合理的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下面就來看看我的教學安排:
■
這個教學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操作發現問題,逐步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和利于探究的精神,探究作品的內涵、了解作品的形式要素和畫家通過作品傳達的情感等,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2)根據學情合理設計活動
為了改變學生獨自鑒賞能力薄弱的問題,筆者想到了通過讓學生嘗試做老師的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形成獨立地鑒賞美術作品的習慣。利用課前三分鐘將全班同學分成15組,每組三人,利用周末時間對自己所喜歡的藝術家進行了解,包括畫家的生平、作品以及作品的風格等方面,并將他們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總結,做成課件,一般不超過5張,里面包含畫家的生平介紹、作品等,并對選擇的作品進行鑒賞。以小老師的形式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所學所想向全班同學展示。這個活動的設計就是想通過實踐,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學會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相關信息,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長期、大量、平凡的實踐操作,讓學生熟悉鑒賞的過程,了解鑒賞的方法。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讓他們能夠從主觀上對作品的背景、畫家等資料進行收集,再根據畫家的作品,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獨立的鑒賞。
2.緊緊圍繞應用,賦予“以學定教”以翅膀
鑒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應用的缺少,美術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培養學生將美術課堂上的收獲應用于生活中去。下面筆者將從兩個方面對自己實行的策略進行闡述:
(1)學校生活的應用
高中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思想和性格等方面更為敏感,他們更加渴望個性的展示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教學更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生活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美術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得美術教學往高效、優質的發展。
筆者做了這樣的嘗試:在校運動會上,安排了《設計》中的《你能讓我滿意嗎》這一課中的“服飾”教學,這一塊是學生非常關注的,以即將到來的運動會開幕式上服裝的設計為主題,讓他們根據自己班級的特色設計一件班服,要求符合他們的年齡,他們的職業,展現他們的青春等來點亮自己。我們在圖案的選擇和顏色的搭配上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先是每個學生都嘗試設計一個圖案,再是教師從各個方面考慮在所有的作品中選擇出較好的一些作品,在班級中進行討論,投票,定出最終結果,最后將獲勝的結果根據全班同學的意見進行修改,配以適合的顏色,進行制作。在這次嘗試的過程中學生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說綠色的四葉草圖案如何進行簡化,放在何種顏色上比較好等,為了完成這個圖案的設計,加上顏色搭配,學生們進行了很多的嘗試,不斷地進行修改最終完成了制作。
(2)家庭生活的應用
家庭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避風港,也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把我們的家裝飾的更漂亮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追求,因此,我們不但要在課堂上學會美術知識,同時還要終身會用美術知識來點亮我們的生活,筆者結合學生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貼近家庭生活的應用教學,在裝飾家庭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單元中,不但讓學生了解了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以及特色的建筑風格,同時還根據學生最關注的家庭室內設計進行了實踐的嘗試:教師先拿出自己家里的建筑平面圖,然后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個平面圖進行最初的布局上的安排,把每一個房間的功能先設計出來,然后再根據這些房間的功能性,考慮到自己要營造怎樣的一個氛圍,再運用自己所學以及借鑒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通過形式要素等法則將其設計出來。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一開始的布局不合理,或者太注重美觀而忽略了實用等的情況,這時教師引導學生美觀也要建立在實用的基礎上,然后再讓學生對自己的設計進行修改,在這個發現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美的認識已經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已經升級到了運用的階段。這個嘗試讓學生直面了生活,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奠定了美的基礎。
三、在實踐和應用中踐行“以學定教”教學理念取得的成效
1.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在實踐和應用中踐行“以學定教”的美術理念,提高了教師合理設計課程、在課堂上合理安排實踐活動的能力。通過這一嘗試,讓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游刃有余,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
2.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通過以學定教,回歸實踐的嘗試做到了學生先行,教師斷后,打破教師作為演員、學生作為觀眾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從學生的年齡和生活環境出發,以易于接受實踐活動入手,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美術知識,對作品進行初體驗,利用親身實踐、應用的嘗試主動地探索美術作品的本質和特征,用藝術思維的方式認識世界,學習藝術表現和交流的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3.課堂實效的提升
通過以學定教,使得教學更加具有引導性、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品、更有邏輯性,能夠更好地為教學目標而服務。在有限的時間內,改變了以往看熱鬧,走馬觀花式的美術學習,使得教學能夠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聯系生活進行應用,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避免了因為沒有實踐操作導致的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對所學的理論知識云里霧里,不知所以的感覺,從而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實效。
根據學生的學情制定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學會運用,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困惑,美術是一門涉獵非常廣泛的科目,并且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在我們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何能夠讓學生在美術鑒賞的這條道路上涉獵的更多,走的更深、更遠這將是我接下來將要不斷突破的難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夠通過不斷地在實踐中尋找合適的方法攻克這一難題。
參考文獻:
[1]顧穎.探究性學習教學示例·美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馬蘭,盛群力.課堂教學設計:整體化取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宏建,袁寶林.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