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蓉
【摘要】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浪潮的沖擊,會計的工作越來越重要。相對于培養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本專科學生的高等院校來說,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大特點就是培養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的中級技術和管理人才。如何培養出既要具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掌握會計核算原理和方法,還要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的中級財會人才,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急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中職會計教育可以培養大量的會計專業人才,但目前會計教學存在諸多問題,迫切需要進行會計教學改革,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中職會計;存在問題;發展趨勢
一、中職業會計教學現狀 會計教學中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的滯后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中職會計教學至今仍存在著許多弊端,具體體現在:
1.課程設置問題
職業教育強調的是“用什么、學什么”,目標專一。然而目前中職學校在會計課程設置上,仍然偏重理論性教學,而有些理論知識內容偏深偏難,不利于中專生的吸收消化。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待學完了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后,在學生頂崗實習前兩個月開設會計模擬實訓課程,在教室完成實踐技能訓練。而這樣的實訓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在前期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不能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而在后期進行實踐操作時又忘了理論知識,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
2.因材施教問題
當前中學畢業生流向大體為:成績優秀的學生進重點高中,成績中上等的進普通高中,剩下的基礎差的學生才會萬般無奈選擇進中等職業學校。很多學生學習會計專業或者源于父母原因,或者認為會計工作悠閑自得,工作時坐辦公室,不用下工地、去車間,到學習專業課時,方覺會計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學習狀況令人擔憂。
3.在教學模式上
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學模式,造成費時、費力,知識輸出量少,重理論教學、輕實踐環節的局面,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磨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教師隊伍不專業學校會計模擬實驗室的資源落后
很多教師自己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就是鏡里看花,水中望月,沒有真正到企業或公司去體驗過實際的會計工作,在教學生時也只是紙上談兵。模擬實習這一實驗教學手段模式單一、內容簡單、方法落后,有的就是給學生幾張憑證、賬頁,幾套模擬業務,讓學生機械地做分錄、填憑證、登賬簿。這些枯燥的工作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教科書中沒有涉及的工作,比如如何與銀行打交道、如何到稅務局繳稅和買發票、如何開具各種票據等,更是云里霧里。
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學的措施
1.課程設置應與實際緊密聯系
會計課程設置應與實際緊密聯系,會計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踐實訓課程的課時比例應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在會計教學中,有些理論知識內容偏深偏難,應當予以調整,簡化,把握“必需”、“夠用”的原則,盡量增大實踐、實訓課時的比重,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以加強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培養現代會計人才的要求,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2.明確會計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
中職會計教學的培養目標應以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為導向,培養面向市場經濟,具有較高的會計職業道德以及較高專業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中職學生因原來學習基礎較差,對脫離專業的文化課不感興趣,對枯燥的教學方法感到厭煩,但他們的嘗試欲望和動手能力都不差。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應當考慮在會計授課中實現從傳授知識到傳授方法的轉變,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理念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會計教學;通過與教師的交流、溝通、去不斷探索新的知識領域,真正實現課堂上教與學的互動。
4.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與先進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與工具,借助先進教學設備,將枯燥的會計內容通過圖形、圖像、工作環節的演示,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不僅可以強化教學效果,而且能夠大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嘗試教學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整合和改進學校的會計資源,建立全新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和實習體系
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會計理論知識,還要具備扎實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可引進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和會計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來為校內的老師充電,更新他們的知識庫,擴展他們的專業視野。應健全會計檔案資料,購置各種憑證、賬簿、報表等,同時創建軟硬件齊全的會計實驗室,使會計實驗室和計算機機房一體化并配備多媒體教學。在實習的組織形式上,可創建公司制的模擬實驗室:一般以四到五人為一組,分別扮演出納、會計、制單、審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協同完成相應的業務處理,并定期進行輪換,通過財會角色的扮演,讓學生親身經歷財務工作全過程。除了教授學生基本的會計模擬流程外,可開設各種興趣小組,比如會計電算化、點鈔小組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之,在會計課教學中,應該從實際出發,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前提,讓學生刻苦鉆研、不斷探索、認真設計選用案例,并充分發揮案例的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大力支持,促使我們職業教育者需要不斷的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會計教學效率,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偉偉.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措施研究[j].科教導刊,2011,(1).
[2]王其琪.中等職業學校企業會計教學現狀與對策[j].新西部,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