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剛
【摘要】分析實習學生的特點,結合實際分析當前學生實習的現狀,針對現狀從實習前、中、后三個方面著手提出了加強實習學生教育管理的對策,為保障實習順利進行提供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提升;頂崗實習;質量
頂崗實習,主要是指學校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教學指導方案的安排,以提高畢業生應職應崗能力為目的,組織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通過短期真實崗位工作形式來完成的職業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綜合性教學環節。是職業技術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習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習可以很好地檢驗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方向、教學質量、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并能最快地縮短學生走向社會、從事生產活動的磨合期,以求學校與企業進行零距離接軌。但是,從當前學生實習的情況來看,實習工作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開展實習學生的思想工作,保障好學生的實習,提高實習質量值得探索。
一、學生實習的特點
1.實習的實踐性
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不再是純理論的研讀,而是從課堂走向生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應用。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發展,將自己培養成實踐型的應用型人才。
2.身份的雙重性
學生到企業實習,一方面學生沒有畢業,學籍檔案都還在學校,只是去企業進行為期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習,仍然屬于學生,具有學生身份;另一方面,學生離開課堂,進入企業進行“實戰”學習,一切按照企業規章制度辦事,又具有企業員工(確切地說是準員工)的身份。
3.管理的二重性
由于實習學生的雙重身份,決定了管理的二重性。作為學生,要接受學校的管理、監督與考核,接受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作為企業準員工,要服從企業的工作安排,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服從企業的管理。
二、學生實習現狀分析
1.對實習的實踐性認識不夠,不服從實習安排
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學習,主要是針對“崗位群”設計的,但學生一旦到企業實習,則主要針對具體“崗位”,其學習的內容會更具體、更明確、更有針對性。這決定了學生在實習中,會遇到很多書本上沒有講的具體知識和技能,而學生沒有認識到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崗位上學習。在安排的崗位專業不對口時,就開始怨聲載道,覺得在崗位上學不到東西,跟自己的所學專業一點關系沒有,要求換崗位或者自主實習。
2.對實踐沒有吃苦準備,不能堅持完成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貪圖安逸。實習從以“課堂和學校”為中心到以“崗位和企業”為中心,“崗位”替代了“課堂”,“企業”替代了“學校”,“8小時工作制”替代了“課表作息制”,這種“真刀真槍”的環境與學校的學習環境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數同學沒有吃苦的準備,抱怨住宿不好,抱怨工作時間長,抱怨勞動強度大,部分學生尋找各種借口想要離職。不能吃苦,是現在大多數的技校實習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用人單位反映最多的問題。
3.對實習不重視,不注重人際交往
實習學生從心里上沒把實習作為工作來看待,一些行為習慣,禮儀,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不注重與人交往,甚至有的學生表現出我行我素的個性。在實習中與主管發生爭執,不能很好化解,頂撞領導,我行我素擅自離開實習崗位。
三、加強教育管理,保障實習對策
1.實習前教育引導,充分認識實習
(1)實習實踐性認識。實習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現實,體現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有實踐才有發展,有實踐才有知識的形成。實習的實踐性在于在崗位中自覺學習,自覺的理論聯系實際,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又不斷的從實踐中總結,從而推進知識的升華。
(2)實習前吃苦教育。吃苦耐勞是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的優良品質之一。盡管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但吃苦耐勞并非只有在生活艱苦時才能表現出來,吃苦耐勞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擁有這種精神。吃苦耐勞,說小點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著想,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將如何去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往大點說,吃苦耐勞是立國之本,也是良好民族素質的表現。吃苦耐勞,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和必備美德,永遠不會過時。實習前進行吃苦教育,讓學生對實習中出現的困難挫折有一個心理準備,能夠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
(3)實習前紀律教育。實習期間,學生的自由度更大,加強實習階段的組織紀律教育是保證實習質量的必要條件。實習前組織學生進行實習規章制度的學習,讓學生遵守學校、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避免發生違紀現象。
(4)實習前愛崗敬業教育。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負責到底,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尊重自己的崗位職責,對自己的崗位勤奮有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鉆研學習,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2.實習過程的跟蹤教育管理
(1)加強與實習單位間的聯系,實現學校與單位的雙重管理。帶隊教師加強對實習學生的指導和檢查,經常與實習單位和實習學生保持聯系,了解和監控學生的實習情況。作為帶隊老師,加強與實習企業負責人和實習指導老師的聯系,聽取實習單位人事負責人的意見,針對問題學生,及時解決,配合好實習單位做好實習學生的管理。
(2)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家長在學生的督促中起著重要作用。在進入實習崗位前,登記學生家長的最新聯系方式及家庭地址,編制學生家長聯系表。實習之前,得到家長的支持與認同,讓家長與學校一起,共同做好學生的實習教育管理工作。
(3)建立學生信息員制度,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做好引導。學生在企業實習,遠離學校,許多問題和矛盾都是學校和企業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和掌握的,這樣就需要建立起一支行之有效、反應迅速的信息員隊伍。帶隊老師在學生中挑選出責任心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學生,建立學生“信息員隊伍”。在進入實習崗位前,帶隊老師應對這批學生進行要求,要求他們經常性地與學校和企業保持聯系,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真實匯報,并能及時反映實習同學的一些心聲及動態,方便學校和企業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以便老師在第一時間疏導教育。
(4)充分利用網絡,及時了解學生動態,解決問題。帶隊老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工具,通過QQ簽名、QQ日志等,發現發掘學生動態,了解學生心理,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利用好網絡這塊陣地,通過QQ、飛信等與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交流,開導學生,穩定學生情緒,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為學生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實際困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3.實習感悟交流
(1)同年級間的交流,促進成長。實習中有開心,有難過,不過重要的是大家在成長,在學習,在積累。其實實習重要的是一個過程,只要大家努力了,沒什么事情過不了。不要怕失敗,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戰勝不了你自己,自己要有克服困難的精神。這種實習感悟的交流,為今后走上崗位奠定了基礎。互相的交流,促進大家心靈的成長。
(2)跨年級間的交流,重在教育。經歷過實習的高年級同學給學弟學妹做報告,開交流會,講述自己的實習體會,對學弟學妹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對今后的實習有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學生實習是技工院校辦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一名學生管理老師,會遇到各種學生實習中的問題,不斷探索頂崗實習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任務。把握學生特點,針對性的給予引導與教育,把頂崗實習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