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華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蓬勃發展,高等教育已由過去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其培養目標也發生變化,總體而言,本科院校側重于培養“高科技”人才,職業院校更傾向于培養“高技能”人才,而職中(中專與技校)畢業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絕大部分都沒有系統學過高中數學,這就造成了學生中數學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無疑給數學教學帶來極大困難,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本文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闡述了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自信;興趣;創新;課堂效率
1 增強自信心,鋪定學好數學的心理基石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個人是否具備足夠的自信心,有著密切的關系。普遍而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兩個人,自信心強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大。而“自信”這種作為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因素,可以通過后天有目的的培養加以樹立。
高職學校學生學習信心不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社會上對高職生普遍存在一些偏見,這給高職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之高職生自身的自卑感,他們認為在高職院校學習就低人一等,使他們感到前途渺茫,對學業產生懈怠情緒,學習動力不足。2)他們普遍認為數學課程的實用性不強,不如其它專業課程重要,產生認識上的偏差,減少對數學這門基礎課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3)大部分學生不喜歡數學,厭煩數學學習過程中枯燥無味的推理和計算,對其缺乏學習熱情,學習信心不足。
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傾注師愛以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而老師對學生的關懷、愛護、尊重、肯定、信任往往被視為對學生的一種社會認可。所以老師的愛不僅是一種態度和感情,更是一種社會環境因素,在每個學生心目中都有非比尋常的作用。老師給學生以生活上的關心、學習上的鼓勵是非常必要且應該做的。在教學中應該鼓勵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嘗試著去探索,讓他們在嘗試、探索中尋求樂趣,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學生一旦增強了自信心,才能改變學習的態度,才能學習得更好,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就告訴學生: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它的基礎性地位,使它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等諸多科學領域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多學科共同使用的精確的科學語言,是解決各學科和工程實踐實際問題的有力工具,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和思維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以引起學生對高等數學的重視,從而提高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2 激其興趣,觸發學好數學的動力源泉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學習興趣是學生自覺學習的核心因素,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和學好數學的保證。學生怕學數學甚至討厭數學,癥結就在于對數學缺乏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引趣、激凝、懸念、討論、游戲、實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策略去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2.1 游戲策略
例如:在講〈〈矩陣〉〉這堂課時我先不介紹矩陣的概念,而是講A、B兩個小朋友玩“石頭、剪刀、布”游戲,規定勝1分,負-1分,平0分,A、B兩個小朋友應采取怎樣的策略,才能使自己勝出?問題提出后,同學們議論紛紛,學習的主動性很快被調動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
2.2 實用策略
例如:講〈〈函數〉〉這堂課時我先給出題目。
甲、乙、丙三超市國慶節時紛紛推出促銷活動:①甲超市促銷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銷售。②乙超市促銷方法是凡一次性購滿500元可領九折貴賓卡。③丙超市促銷方法是凡一次性購滿500元送100元購物券。請同學們算算到哪家超市購物更優惠?
這樣一開始就“引人入勝”產生好奇心,并由此產生強烈求知欲望與熱情,對課堂學習氣氛和內容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3 多媒體策略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入現代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比較形象直觀且有動畫效果的圖形,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 拓其思維,把握學習數學的靈魂核心
創造思維是一種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的思維,是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智慧的磨刀石”。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數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又是數學思維的品質。創造性思維具有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之外,其顯著的特點是具有創造性、變通性、求異性等思維特征。思考問題突破常規和新奇獨特是創造性思維的具體表現。因此,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直覺思維。
3.1 注意培養學生觀察力
敏銳的觀察力是創新的起步器。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沒有發現就沒有創新。
觀察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感官去認識自然界中各自然現象的認知活動。學習的實踐活動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對教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觀察,才能洞察問題的實質,才能選擇正確的解題方向,從而為制定解題策略,選擇解題途徑和方法奠定基礎。因此學會觀察是學好數學必須邁出的第一步。學會觀察,首先要弄清觀察什么,怎樣觀察。而觀察的過程,其實質是信息的提取過程,只有在將與解題有關的信息全部提取出來的基礎上,才能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以弄清這些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確定解題方向,制定解題計劃,并逐步實施計劃,最終完成解題目標。
3.2 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想,大膽的懷疑。許多科學發現,都是由科學家們一時的直覺得出猜想、假設,然后再由科學家們自己或幾代人,經過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證明。如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等。
3.3 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面尋求答案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發散思維富于聯想,思路寬闊,善于分解組合和引申推廣,善于采用各種變通方法。發散思維具有三個特征: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在數學教學中可通過典型例題的解題教學及解題訓練,尤其是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及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教材的理解,來培養學生求新,求異,求巧的思維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只有準確把握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正確認識數學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工夫做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并組建一支充滿愛心、能力強、素質高、結構合理的適應高職數學課教學特點的教師隊伍,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占懷, 從高職的現狀談高職數學教學[M], 技術與教育, 2006(1)
[2]程少華, 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3]王新橋,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的現狀及教改的設想[J],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