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中華民族很多的民間美術,給動畫電影的創作帶來了豐富的參考和借鑒。傳統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影響著動畫中造型設計。本文就傳統民間美術對動畫造型設計的影響做出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傳統文化;民間美術;動畫造型;設計
中國動畫片以繪畫或其它藝術造型形式,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們的生活、是一種高度假定性的電影藝術。我國老一輩動畫藝術家們,他們掌握和了解民間美術的特性,將傳統的民間美術的視覺元素和動畫創作相結合,成功地設計出具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動畫片造型,成就了具有極高藝術水準的“中國動畫學派”。
造型是指以表現藝術形象為目的,運用一定的美術要素,能夠讓所有人都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形象造型,造型是動畫的基礎,好的造型,符合人物特性的造型能夠為動畫增添色彩;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的具體體現,民間傳說故事的繁多,在文字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時候,剪紙藝術、皮影戲等民間智慧結晶的出現,民間美術將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人物變得更加真實,將傳統的人物形象化成了具體的事物。
1 動畫角色造型的地位
一部成功的動畫片.必定有一個出眾的動畫造型。動畫角色造型,是根據劇本和導演的意圖,創作動畫片中的角色形象,是把劇本中的文字描寫變成富有鮮明個性的形象。一部動畫片的風格.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動畫的造型風格。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動畫片的角色造型在動畫片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角色造型,不僅是衡量影片藝術水平的重要標準,而且是創造商業價值的關鍵。因為它在造型風格上,對整個影片的格調起主導和決定作用,體現出導演的構思和要求。在市場開發方面,動畫角色造型是制片商宣傳影片的亮點,衍生品的開發也是圍繞角色形象進行的。從動畫片制作的整個過程來看,角色造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前期的造型設計,后期的市場衍生品開發。都離不開角色造型.特別是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原創性的動畫造型,顯得更為重要。
中國的動畫片,曾經有過驕人的成績,創造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優秀作品,有許多經典的動畫片的形象深入人心。這些優秀的動畫化之所以成績斐然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的造型。一部動畫片即使有再好的故事情節,而沒有優秀的動畫造型,它一定是不完美的,造型是動畫片的靈魂,它是評價一部動畫片優劣前提條件。中國的造型設計在某些地方可以借鑒民間戲曲、年畫、剪紙、木偶、彩陶、木雕、皮影、蠟染、壁畫、連環畫等藝術門類處理方法,以使本土風格更加明確。
2 中國民間美術對動畫角色造型的影響
木偶戲就是用木偶來表演的一種戲,早在 1947 年,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誕生了。1956 年的木偶片《神筆》,影片畫面優美,木偶造型栩栩如生,靈活機動且充滿了人情味,并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皮影造型俊俏大方,重視圖案的裝飾效果; 著色對比強烈, 影人肢體部分之間的組合、分解合理,表演十分靈活, 充分體現了粗中有細、豪放有致的藝術風格。2000年獲獎作品《桃花源記》, 就是采用了皮影這一民間工藝與電腦技術完美的結合, 使其呈現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皮影及國畫風格。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孫悟空的造型就很符合人們對這個永遠不服輸的孫猴子的感覺。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運用一張紙片、一雙巧手,就能夠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豬八戒,在皮影戲的技術之下,運用這些精致的剪紙,具有相當的藝術美感。剪紙片《金色的海螺》,該片所發揮的鏤刻藝術的特色使得這一古老的民間傳說更加絢麗多姿,充滿神秘色彩。而《濟公斗蟋蟀》這部動畫片更是在此基礎上將皮影戲與民間的窗花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水墨剪紙片《鷸蚌相爭》中, 作者將水墨融合到剪紙中來, 使得原本硬朗的曲線變得柔和, 原本硬質的輪廓出現了細微的毛邊, 有一種虛實相間的獨特韻味。動畫片《驕傲的將軍》,片中將軍的造型設計就參考了年畫中的門神形象,保留了頭大身小的特點,把一個驕傲自滿的古代將軍形象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卡通味兒十足。同樣《人參娃娃》、《哪吒鬧海》中的造型設計也借鑒了楊柳青年畫的造型樣式,具有中國年畫的裝飾風格。《真假李逵》借助民間傳統美術表現形式中玩偶的制作,將故事中的人物用面團捏出來,建造出了一個個簡單而又別致的故事表現場景,在不同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下,運用創造出來的人物演繹了一出精彩的動畫片。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簡單的水墨畫將小蝌蚪變得活動起來。在一幅幅水墨畫的快速翻過之后,借鑒了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成為中國美術電影中引起國際動畫界矚目的一朵民族奇葩。民間美術是動畫造型的源泉,在現在的動畫造型中,可以很簡單地就能找到傳統故事中所塑造的人物感覺,體現了兒童對傳統故事中人物的觀感,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個個動畫形象,為動畫的播放贏得了一個良好的第一感覺。
3 取民間美術的精華,不斷推動動畫角色造型的發展
動畫片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幻想性和包容性,因此動畫片的角色造型設計完全能夠與具有廣泛滲透性的民間美術緊密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動畫片借鑒傳統造型形象有利條件很多,因為從幾千年來形成的中國民族藝術語言來看,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是比較固定的,對民族文化有著深厚感情,從文化傳承的血脈上是無法割斷的。
在一部動畫片里動畫設計師能否設計出既符合劇情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吸引觀眾的造型,吸收民族的民間的文化養分至關重要。作為一種具有極強虛擬性的造型藝術,動畫片包含藝術和技術兩個層面,形象造型是靈魂,技術是血脈,是創造完美動畫片的必備條件。有一些民間美術的造型雖美但工藝復雜需要對它們進行改良。需要把傳統形象動畫化,個性化,需要我們對傳統形象再創造,這不僅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要符合動畫技術的規律。中國民間美術中的皮影、木偶、年畫、剪紙等藝術形式具有概括、夸張、簡潔,色彩單純、對比強烈的特點,它們都非常適合動畫的造型及運動方式。像皮影造型,它的人物造型采用抽象和寫實的綜合手法進行設計,人物的裝束和表情生動,夸張。陜西皮影造型、泉州木偶造型、山東面塑造型、天津泥人造型等,每一種藝術形式借鑒到動畫片里都會形成不同的風格。應著手在中國民間美術中尋找靈感,找到民間傳統造型與動畫角色造型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上的契合點,賦予角色造型以嶄新的、民族的視覺傳達理念,讓悠久的民間美術更好地為中國民族動畫片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動畫造型分為寫實和非寫實。寫實類的造型基本上符合造型規律,非寫實的動畫造型屬于抽象造型。在偶動畫造型中,大多數的形象屬于抽象概括性的造型,不論是木偶、泥偶、布偶,都具有概括性的造型特點,這是材料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民間立體造型注重形、體、面的高度概括,這與三維立體動畫造型方法一樣,利用形體的塊面轉折關系,構建物體的三維空間,不僅僅是形體上的概括.民間立體造型在色彩上的高度概括性也為動畫造型提供了依據。動畫造型中常用的呼應、襯托,突破、對稱、象征等具體造型手法,不僅適合動畫片的角色造型.也是現代設計中常用的手法。民間立體造型的寓意性.在動畫造型中常常用到:比如荷花象征純潔;綠色代表環保與和平。
就動畫片藝術的審美價值而言,凡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藝術作品都為本國群眾所喜聞樂見,同時也能給異國觀眾以美的享受。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文化里蘊含著大量的民間美術的成分,它們一起共同構成民族文化的遺傳基因。在動畫的角色造型中適當加入民間美術的元素,讓造型充滿強烈的中國韻味和時代氣息,同時又傳承、發揚了傳統文化,讓它在新的藝術領域里煥發青春。
參考文獻
[1]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3).
[2]孫立軍,易欣欣,《生喜.影視動畫經典作品剖析》[J].
[3]金林.《動畫造型設計》[J].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