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物流中心 沈劍波 韓超 王朝陽 李歡

供應鏈管理是指圍繞關鍵企業,運用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方式將供應商、生產商、中間商、終端用戶串聯起來,并將企業在產銷等環節的相互關系連接成網絡的管理方式。供應商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其業績是否優秀關系到整條供應鏈的效益和效率,而對供應商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分類、選擇及績效評價三個方面。
為從源頭管控物資質量,降低質量問題比例,規范并強化航天型號配套物資供應商管理,確保型號物資的質量和及時供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物流中心持續開展對配套物資供應商管理模式的研究,借鑒現代物流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結合型號工程實際,拓展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搭建了基于航天全型號物資的供應商知識管理體系,形成了供應商績效評價和分層、分級管理體系,持續有效的激勵機制,戰略合作機制,質量問題分析機制以及風險識別與管控機制等,直接降低了訂貨成本,優化了工作流程。
供應商知識是指供應商對于企業的有效價值的知識資源集合,它組合了供應商對于企業的價值觀、經驗總結及其它相關信息。供應商知識管理是指在對供應商不斷選擇、培養、評價和管控的過程中,對相關信息知識進行動態管理并合理使用的過程。
在對供應商知識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知識不斷從供應商流向企業并得到增值,即不同類型知識在知識主體間流轉、使用并增值的過程。所以,對供應商知識進行合理的分類,明確知識主體,有助于加強供應商知識管理,促進知識在全供應鏈中的傳遞。參照信息流動的過程,供應商知識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產品知識,主要指產品的價格、質量、型牌號、規格、包裝形式等。
二是信譽知識,主要指供應商的資質、交易過往記錄、交貨情況及售后服務等。
三是產能知識,主要關于供應商生產能力的知識,包括固定資產、生產工藝及產品數量等。
四是信息知識,主要指供應商及企業的信息系統運行狀況及不足之處,信息交互的及時性直接影響供應商與企業間知識的交流和共享。
五是組織知識,主要指供應商的組織結構、管理方式、內控體系、企業文化等。
六是業務流程知識,主要指在供應鏈網絡運營中逐漸積累的流程類知識,是供應商與企業知識共享的核心,是衡量供應商成熟度與成長程度的重要指標。
七是研發能力知識,主要指供應商的新產品開發潛能及開發效率等。
供應商知識管理體系包括供應商選擇認證和供應商動態評價。
對供應商的認證是航天型號的客觀要求,對新選擇的供應商要確認其產品質量保證能力,特別是滿足航天型號高可靠、耐特殊環境等一系列要求的能力,包括是否具備承擔航天任務的質量意識及必須的質量管理措施。供應商認證知識是指物資參與者在型號物資的選用、采購等過程中,對物資供貨單位進行選擇評價時需要掌握和運用的知識。
對供應商進行認證時,要根據相關管理制度對其質量保證能力、綜合生產能力、價格體系和售后服務進行系統的評價與認證,確認其符合型號物資供貨要求才能納入合格供方名錄。
供應商管理知識域涉及設計師、物資采購員、物資質量保證人員、物資質量管理人員、物資科研管理人員,根據型號研制階段及知識資源類型的不同,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要求也有所不同,具體見表1。
物流中心對型號物資供應商實行名錄一級管理,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供應商名錄為約束,采用以名錄為基礎的集中管理模式,實行主管院領導負責制,并組織制定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型號產品物資合格供應商名錄》。
供應商動態評價知識是為及時掌握供應商對企業型號配套保障能力的變化,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定期對供應商關鍵配套能力指標進行監測和評價的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可為物資參與者提供數據支撐。
為對供應商進行系統考核,研究院制定了供應商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并對相關評價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供應商績效評價從供貨質量、進度、價格、產品研發能力及服務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包括評價總體情況、評價結果、供應商改進的意見等。
在全型號物資供應商管理的基礎上,物流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績效評價體系,制定了供應商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對供應商實施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定期對年度內型號物資供應商的產品驗收批次合格率、交付產品失效率、個性質量問題、批次性質量問題、訂貨合同履約率、準時履約率、科研項目計劃完成率、歸零情況、技術支持、服務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實施量化的績效評價打分,評價流程如圖1所示。
績效評價滿分均為100分,其中得分不低于85分的供應商,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秀;得分低于60分的供應商,績效評價結果為不合格;其它供應商績效評價結果為合格。對于評價結果為優秀的供應商,優先考慮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與產品選用、新品立項、采購份額等掛鉤;對于評價結果為不合格的供應商,暫停訂貨并進行整改;對于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的供應商直接列入黑名單,禁止供貨。

表1 供應商管理知識資源要求掌握表
通過建立績效評價體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物流中心準確、客觀、全面地掌握了供應商供應物資的質量、進度、價格、服務等情況,為后續實施供應商優勝劣汰機制、修訂供應商名錄、與供應商開展戰略合作等工作提供了基礎依據。同時,績效評價工作利用供應商管理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匯總和上報,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數據進行處理,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使數據信息傳遞更為通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 型號配套物資供應商績效評價控制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