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月
摘 要:在職業高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那么,如何才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主動性呢,該文將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高中 政治課 學習主動性 調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134-01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發現,職業高中的學性絕大多數是被動學習,基本上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標。所以,我們要盡快扭轉被動學習的局面,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1 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種種的原因,職業高中的學生比普通高中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對學習也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則失去了信心。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自信心,何以有積極性?沒有積極性,又何以有主動性呢?所以,我們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它作為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使人樂觀,勇敢地面對現實,調動自身各方面的積極力量去實現預期的目標。
在這一方面,我深有體驗。原來,我們班的學生就是這樣,一到上課時間萎靡不振,唉聲嘆氣,不是趴桌睡覺,就是與旁桌的同學竊竊私語,根本就不配合老師的講課。當時,我想:我們的學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對自已沒有信心,總覺得什么也學不好,什么也不愿意學。所以,要扭轉上述狀況,首先要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有學習目標,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的不是他們的學習成績,而是充分地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從而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已,以百倍的信心去發奮圖強。我是用放大鏡看待了他們的優點。我們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差一些,但是也有許多閃光之處。比如,有的同學寫作能力較強,有的同學書法和畫畫水平較高,還有的同學語言表達能力特強,等等。我就抓住這些優點,講究適度,及時有效地表揚、鼓勵和支持他們,而且,在班級經常開展經驗交流會,讓同學們講述自已在某些方面“成功”的經驗和秘訣,還把他們取得的成績及時地向家長匯報,讓家長也要給孩子們勇氣。隨著時間的積累我發現我們的學生變了,他們忙起來了,他們開始滿懷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地發揮自已長處的同時,學習上也主動、認真了。
那么,怎么促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呢?
首先,在教學方法上經常采用換位教學法。高中學生從年齡特征上看,在眾人面前好表現自已,愿意證實自已的能力。利用這種心理可以進行換位教學法。換位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給同學們講課,老師充當學生在講臺下聽課。這種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擁有自豪感,逐漸地對自已有信心,對學習也產生一定的興趣。比如,講第一課第一節《職業》的時候,我事先做了嚴格周密的準備,然后布置預習,讓同學們做好講課準備。結果,同學們準備得很認真,在講課當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整個課堂沸騰起來。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知識點講得不太準確,講課深度和廣度不夠。但是,他們熱情高漲,臉上流露出興奮的表情。于是,我斷定這種方法可取。我認為,學生在講課當中犯點錯誤不要緊。因為,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克服和糾正。但是學生的這種滿腔熱情的精神是難得的,只要有這種精神,其他問題都能解決。所以,我利用合適的機會,選擇適合學生講課的內容,經常組織了這樣的教學活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們的學生進步了很多,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2 在教學活動中要把文化課學習和順利就業緊密聯系起來
當今社會是以科學為先導,以競爭為特點的新時代。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不具備職業所需要的本領,就無法履行崗位職責。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才能在就業競爭中占有優勢,為順利就業創造有利條件。那么,怎樣把這種精神灌輸到學生的腦子里去呢?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課堂上把文化課學習與就業聯系起來,時時刻刻讓學生感悟到學習的緊迫感和必要性。比如,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1)你所學的專業是什么?(2)專業所對應的職業有哪些?(3)將來想選擇的職業是什么?(4)要履行你所選擇的崗位職責應準備哪些?你準備好了嗎?在計論的過程中學生會感悟到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遠遠滿足不了職業的要求,從而有意識無意識地提高學習意識。
3 學好專業和實現人生價值有機地聯系起來
通過政治課教學我們要讓學生懂得這樣一個道理:“職業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只有在職業的 舞臺上才能使自已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懂得這個道理呢?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收集典型的人物和事跡,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如:在四川遭受災害期間,著名的藝術家趙本山捐贈了210萬。如果趙本山沒有藝術職業能否擁有那么巨多的財富嗎?如果沒有,能否捐助這么多的錢呢?如果不能,能說他充分實現人生價值嗎?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職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是實現生活理想的橋梁,從而激發學習的欲望,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保麗云.淺談時事教育的幾個誤區.
[2] 林郁.淺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相關的時事政治素材的作用[J].瓊州大學學報,2002(5).
[3] 王印堂.德育功能與中學時事政治教學[J].青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7(3).
[4] 韓曉紅,孫衛國.新課程標準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