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提高課堂效率是永恒的話題。本文針對教師自身與學生兩方面分析了教學過程中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課堂效率的措施:課前充分準備;課上認真教學;課后及時反思。
關鍵詞:物理教學 課堂效率 換位式備課
最近,遼寧省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為學生減負,所有高中取消了晚課,增加了學生的素質教育課,導致物理課課時相應減少了一些。那么如何在減負形勢下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課堂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師自身因素
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1.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
教師如果對于教學內容達不到一定熟悉程度,很難在教學中高效完成講解的過程。
2.教師備課的充分程度
教師要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課堂效率會大打折扣。
3.教師課堂的教學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地講解知識點,不管學生接受的效果如何,是不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如果教師對教學課堂不負責任,連基本的課堂紀律都無法維護,課堂教學效率就無從談起。
4.教師自己提高能力
教師如果教學后不進行提高反思,教學水平與能力只能保持原有水平。
(二)學生因素
學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學生學不好,教學就等同于失敗。具體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1.學生知識的儲備
任何知識體系都是一點點積累搭建出來的。學生前階段的知識直接決定現階段的接受能力。學生的知識儲備對于課堂教學是個前提性條件。
2.學生的課堂學習態度
學生缺乏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上課自然無心聽講。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與責任心,上課也很難達到高效聽講的效果。
筆者針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歸納總結有以下三個影響課堂效率的關鍵點。
(1)課前準備充分與否。
(2)課上教學認真與否。
(3)課后反思及時與否。
二、課堂效率提高措施
針對上述的三個關鍵點,筆者做了一些嘗試來提高課堂效率。
(一)課前充分準備
筆者提出一種換位式備課方法來提高備課水準。
所謂換位式備課就是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將要講解的知識和習題預習一遍,對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提前預判。
這種方式有以下幾個好處:
(1)能夠更深入的理解學生的易錯點和整個思維過程的弱點。
(2)能夠很精準地提前把握重點難點。
(3)針對重點難點,進行教學糾偏與強化。
(4)在課堂上,可以獲得與學生思維的共鳴。
假設學生在做題時想了接近一個小時也沒做對,最后實在突破不了看了答案,明白了該題的關鍵點,將這一小時里嘗試的所有方法全部總結后得出各種錯誤的思考方式,經過分析就能夠將該題的易錯點抓住,這比只看標準答案后機械地記憶正確答案的效果要好很多。
(二)課上認真教學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積極培養學生的興趣,注意改善教學風格,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1)讓學生喜歡上教師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了,學生自然就愿意聽課,這時的課堂教學效果肯定好。從很多學生的例子中總結出一條規律:學生要是喜歡一個老師,那么他這科成績也會不錯。所以,教師在平時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應該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喜歡上自己。
比如:上課幽默,不要太嚴肅,不要照本宣科,可以講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盡量融入學生的生活,最好和他們打成一片。
(2) 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去認真地準備。有的時候為了節約時間,把有些學生實驗改為演示實驗,有些實驗干脆就在課堂上說一說,雖然所講的知識學生懂了,但學生缺少了實驗探究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是不能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我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物理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大多數學生對實驗抱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在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實驗探究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活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授“自感和互感”一課的時候,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斷開開關的瞬間,學生可以明顯地看到小燈泡沒有馬上熄滅,甚至還出現了“閃亮”的現象,使實驗結論深入學生心里。這樣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到位。
(3)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物理這門學科屬于科學的范疇,在物理教學中,由于受到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一些不易觀察、有危險性、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可以用多媒體仿真實驗來進行模擬演示,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結論。
比如布朗運動等微觀實驗,洛倫茲力與現代科技中的質譜儀、回旋加速器、磁流體發電機等高科技設備,均采用動畫模擬以及實物圖展示的方法呈現給學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現在的課堂上,教師幾乎每節課都會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技術,這學期學校統一更換了電子白板,這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了。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物理課堂中,優化了教學的過程,加大了信息量的傳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物理課堂的效率。
2.精講精練
精講精練,顧名思義是指課堂教學內容要少而精,抓住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的講解要盡量做到少而精,學生的作業也要少而精。只有做到精講精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如果片面追求課堂容量,不顧教學目標的制約,重點不明,學生就會無所適從,最終失去興趣。
所以,要想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教師必須對重點知識進行講解,然后不斷變換形式進行訓練。課堂上要有疑問、有驚訝、有問有答,也要有爭論和笑聲,這樣在潛移默化之中調動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課后及時反思
葉瀾教授有一句名言: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許多優秀的教師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善于反思,善于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教師要養成及時反思的意識,通過反思自己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來建構自身專業成長所需的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筆者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不過這正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比如筆者從這學期開始,每上完一節課后總要花些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問問自己:“這節課上的好嗎?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又有哪些是需要改進的?”“我有沒有把握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了?”等等。并及時把這一反思過程寫下來,不斷鞏固好的方面,改善不足的地方。筆者深知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反思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不僅如此,筆者還要求自己多聽課、多參與評課,在聽課中,以一種“品味”的心態來挖掘上課教師在教學中的閃光點,并換位思考:“如果我來上,我會怎樣做?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這樣通過學習、比較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不斷地進行集優,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增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未來的路還很長,筆者會克服一切困難,向成為名師的目標邁進。
總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只要我們能堅持不懈、銳意改革、勇于創新,就能在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