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京璐 聶琦 汪統岳

摘 要:該文主要分析國內垂直綠化的現狀,介紹了其主要種類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垂直綠化在構造形式與生長基質上綜合考慮的相關措施,并提出了我國垂直綠化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垂直綠化 構造形式 基質材料 環保裝飾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014-02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綠地日益減少,人居環境日趨惡化,改善城市綠化對城市生態問題的解決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城市綠化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水平綠化(屋頂、陽臺綠化等);二是垂直綠化(墻體、斜坡綠化等)。前者操作簡單,面積利用有限;后者作為新型的空間綠化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但在構造形式和基質材料的設計與選擇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垂直綠化是指利用具有吸附,纏繞,卷須,鉤刺等攀援特性的植物綠化建筑墻面或是在墻面外側種植灌木,形成占地面積小而覆蓋面積大的綠化形式。除了具備地面種植綠化的生態功能外,更強化了建筑節能低碳,生態的作用,特別是夏季能有效的阻隔太陽熱輻射,并保護墻體,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垂直綠化具有可見性強,裝飾效果好的優點。
1 垂直綠化現狀分析
垂直綠化技術歷經傳統墻面綠化、綠墻組合技術和生態植物墻幾個階段。依據垂直綠化構造及基質材料的不同可劃分為:墻面綠化、斜坡綠化、柱式綠化等。而墻面綠化是其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
1.1 墻面綠化的主要種類
1.1.1 種類劃分
據相關文獻,目前墻面綠化形式的種類主要有:軟性包囊式、管式、種子柱、組合容器式、防護墻式、樹墻式壁面綠化方式、人工基盤式、纖維布式等。通過對各種構造形式的分析,根據基質材料及容器構造的不同,可以進一步將墻面綠化形式的種類劃分如下。(見圖1):
1)模塊式:由栽培槽、固定面板、支撐面板以及槽前面板、隔板等組成。在人工支架的基礎上,安裝栽培基質基盤,通過灌溉系統灌溉。
2)網管式:由PVC管及連接件組成。在綠化墻面上,向上有序布置傾斜的空腔相連的導出管,在空腔中放入培養基。
3)組合容器式:由面板和可放置基質的小容器組成,鋼架安裝卡式盆。
4)種子柱式:由柱袋、腳手架等組成。在柱袋內裝陶粒、營養土和種子植物,固定在柱廊或腳手架上。
5)樹墻式:在墻面底部,栽種觀賞樹木或藤本植物,把樹的枝條引向墻面,使其貼附在墻面上。
6)防護墻式:在與地面成一定角度的鋼結構上,布鋼絲網和透水性水泥層、人造綠化土壤。
7)無土栽培式:利用吸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化學纖維或植物纖維做基層,通過滴灌系統保持水肥供給,滿足植物生長。
8)軟性包囊式:包囊由非紡織的材料做成,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格,內填營養土,種上植物,沿墻面吊起固定。
9)鋪貼式:在墻面上直接鋪貼植物塊,通過雨水或自來水澆灌。
1.1.2 不同構造形式對比分析
通過相關資料的整理和歸納,不同種類的植物墻綠化在附著構造形式、構造材料以及基質材料的選用上均有差異,也存在相應的優缺點(見表1)。
1.2 垂直綠化應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前,垂直綠化雖在國內外均有運用,但社會對垂直綠化的認識程度普遍不高,對其使用安全、性能、效益等還存在諸多顧慮。加上垂直綠化技術的不完善以及工業化生產的缺乏等因素,垂直綠化在應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垂直綠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垂直綠化作為新型的綠化方式,存在引起室內潮濕,損壞房地,招引蚊蟲等顧慮,同時其經濟性也有待考證,被社會接受的程度不高。
2)垂直綠化缺乏工業化生產
規范的模數、預制的材料、工廠化配置等因素都將推動產業的發展,工業化生產模式的缺乏,使植物墻綠化的經濟適用性不高。
3)養護管理不足
目前垂直綠化對其養護管理十分粗放,例如栽植過密、生長過快、澆水施肥不能跟上、蟲害嚴重等問題,影響綠化造景。大量植物只是一次性作物,更替效果差,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4)垂直綠化穩定性、持久性差
墻面附著的生長基質有限,加上環境水熱條件、植物耐候性及生長朝向不同等因素,難以維護,持久性差。植物墻構造形式不完善,圍護墻體安全整體性尚缺,將導致墻面綠化的穩定性下降。
5)垂直綠化在室內運用的空白
現階段,垂直綠化主要運用于室外,而忽略了在室內的運用。室內垂直綠化具有面積小、效果明顯、投資風險小的優點,且能有效改善室內環境,因此在室內的運用具有光明的前景,能作為在室外大力發展的一個過渡措施。
2 對垂直綠化發展的建議
為使垂直綠化在我國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利用,植物墻的研究必須從設計、選材、施工和管理維護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和實踐。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的同時,結合本國的國情,汲取已有的垂直綠化經驗,從材料和構造兩個角度出發,研究新構造,新材料,同時不能顧此失彼,將現代科技與生態科學完美結合,達到兩者的統一。因此,對于垂直綠化的未來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對植物墻構造形式以及植物選擇進行科學研究,尋找更為先進的技術、優良適宜的植物種類和栽種基質,提高植物墻垂直綠化的技術水平。
2)建立垂直綠化配套的評價標準體系,規范垂直綠化的評價標識工作,統一國內各界對垂直綠化的評價方法,引導垂直綠化的健康發展。
3)研究模塊工業化、基質工廠化、墻體的拼接組合,有效提高垂直綠化的經濟性,對促進垂直綠化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4)通過樣板工程展示,提高社會對植物墻綠化的認知,鼓勵政府制定發展垂直綠化的相關政策,使發展垂直綠化成為社會的共識。
5)加強養護管理,研究科學的維護措施,從構造層面上研發盡量增加植物存活率和耐護性的構造形式,提高植物墻綠化的耐久性。
參考文獻
[1] 尚全明.深圳地區垂直綠化現狀及植物墻技術發展探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2(7).
[2] 郭軍.建筑物墻面綠化的可行性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04(4).
[3] 王雪,任吉君,梁朝信.城市垂直綠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園藝花卉,2006(6).
[4] 張陽,武六元.建筑立體綠化的相關問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
[5] 王友國,莊華蓉.重慶主城區立體綠化現狀調查研究[J].北方園藝,2012(20).
[6] 邱志奇.垂直綠化在城市綠化中的運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7(10).
[7] 喬國棟,丁學軍,龐炳根.上海世博主題館生態墻垂直綠化[J].建設科技,2010(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