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史彬彬 馮曰全

摘 要:冀中坳陷古潛山分布較為廣泛,古潛山內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也是華北油田的起家之本,其始終是油氣田勘探開發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偏光顯微鏡下研究、總結不同層位潛山礦物巖石微觀特征及組合規律,準確判斷地層層位,確保潛山界面的卡準率,充分發揮巖石礦物鑒定工作在油氣田勘探開發的特殊作用。
關鍵詞:古潛山 微觀特征 地層層位 標志層
中圖分類號:P6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019-01
在油氣田勘探開發鉆井過程中,要確定地層是否進入古潛山及到達的具體層位,而其誤差不超過3~5米范圍內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因此,通過應用偏光顯微鏡研究古潛山微觀特征,從微觀上觀察巖石的結構、成分、含有物、化石等,總結不同地層層位巖性的標志性特征,找出層位依據,逐步建立該探區古潛山巖性顯微圖像標準圖版,利用巖石薄片資料,為卡準潛山界面、判斷進山地層層位提供技術支持。
1 冀中坳陷古生代及以下地層的巖性微觀特征
依托于多年冀中坳陷勘探開發巖石礦物鑒定資料,結合薊縣野外地質標準剖面實地考察資料,對古潛山六系二十二組的主要地層,包括奧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薊縣系、長城系以及上覆的石炭二疊系的地層巖石礦物學特征進行歸納、統計及分析,總結出冀中坳陷古潛山地層巖石組合及巖性特征。
1.1 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的石炭系本溪組C2b:該組地層上部則為砂質頁巖、黑色頁巖及煤層和黑色、灰褐色泥晶灰巖;下部為鐵鋁巖層,最底部為中奧陶古風化殼,堆積有山西式鐵礦,向上則富集鋁土礦巖,具豆狀或鮞狀結構。鋁土質泥巖是其重要的標志層之一。
1.2 下古生界
在冀中坳陷分布比較廣泛,是古潛山油氣藏重要的儲集層系之一。主要分布在冀中坳陷的東、北、南部地區。從已勘探開發的下古生界的井位統計看,所鉆遇的地層層系比較齊全,為一套典型的淺海地臺型沉積。普遍缺失奧陶系中、晚期沉積。依據巖石、生物、測井資料和對比標志層等特征綜合劃分為“兩系六統十三組”。
1.3 中元古界Pt2
中元古界地層劃分為“兩系九組”,長城系是碎屑巖至碳酸鹽巖組合,薊縣系以碳酸鹽巖組合為主。
2 主要巖性對比標志層
2.1 楊莊組Jxy:紫紅色白云巖、泥質白云巖、砂質白云巖段
巖性組合為灰白、灰黃、暗紫紅白云巖夾紫紅、暗紫紅泥云巖、砂質云巖、硅質云巖。無論冀中還是區域上的薊縣、十三陵剖面,均為一套紅色色調與灰色色調交互的白云質巖系,控制了其上、下層位均由巨厚灰-深灰色白云巖為主組成的霧迷山組和高于莊組的劃分。
2.2 景兒峪組Qbj:鴨蛋青、玫瑰紫泥灰巖段
巖性為灰綠色、灰、鴨蛋青、玫瑰紫、淡紅、紫紅色含云含泥灰巖、含氧化鐵灰巖、泥灰巖夾泥巖。以醒目的特殊顏色的灰巖、泥灰巖組合區別于上覆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灰白、灰、褐灰色灰巖、云質灰巖及下伏灰-灰黑、灰綠、灰白色砂、頁巖組成的長龍山組.
2.3 長龍山組Qbc:海綠石石英砂巖
巖性為海綠石細粒-中粒石英砂巖,膠結物為海綠石為主,含部分顆粒狀海綠石,石英次生加大強烈,常見海綠石析出鐵質。本組地層往往直接覆于薊縣系霧迷山組地層之上,而且分布廣泛。
2.4 霧迷山組Jxw:硅質巖、隱藻類白云巖
做為油區古潛山油氣藏的主力產油層系的霧迷山組,厚度巨大,累計鉆厚大于1800多米。發育豐富的各種隱藻類結構如玻纖結構、層紋結構、藻凝塊結構、藻疊層結構和硅化成因的硅云巖、硅質巖,這些特殊的隱藻結構和硅化作用,完全可以做為霧迷山組的標志。
2.5 張夏組∈2z :鮞粒灰巖
張夏組地層鮞灰巖層厚度大、分布穩定、特征明顯,多呈厚層、塊狀,以鮞粒個體大、包殼層數多、富含有機質而呈黑色為特征,常白云石化。冀中坳陷各探區均有鉆遇。見圖1、圖2。
2.6 寒武系上統的鳳、長、崮及下奧陶系的冶里組:竹葉狀灰巖
雖然縱向上分布跨度較大,從上寒武到下奧陶跨越兩系四個組,但分布穩定,橫向分布廣泛;而且不同組段的竹葉狀灰巖有其各自特點。
2.7 上石炭系底部:鋁土質泥巖
一般上覆于上奧陶系峰峰組灰色灰質白云巖之上。為灰色、深灰色鋁土質泥巖,分布穩定鋁土質與泥質相對含量略有差異。鏡下易于辨認:鋁土質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單偏光下發黃、褐黃、黃褐色,常具豆粒或鮞狀結構,鮞粒周圍彎曲,中心不對稱,多呈土狀。
3 結語
利用巖石礦物鑒定的特長,結合多年的礦物資料,總結并建立系統的冀中坳陷潛山地層巖礦剖面及識別標志層,對于后續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參與潛山界面現場卡取,判定潛山地層層位,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和依據,其成果在冀中地區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油氣田勘探開發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鄒偉紅,張放,崔占堂,等.冀中油區中元古界-古生界及沉積環境[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2] [美]彼得A.肖勒,達娜S.厄爾默-肖勒 著.碳酸鹽巖巖石學[M].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
[3] 陶洪興,張蔭本,唐澤堯,等.中國油氣儲層研究圖集(卷二)碳酸鹽巖[M].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