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春
摘 要:該論文從普通車床圓錐加工工藝入手,通過改進后使原來只能用手動進刀改變為直線自動進刀。提高了機床的生產效率和機床的加工精度。及較大降低勞動強度。
關鍵詞:萬向聯接器 軸承座 分度盤 直線自動進刀
中圖分類號:TH1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82-01
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逐漸推進,對機械設備生產工藝、生產效率及加工精度要求越高,要實現上述要求,主要解決途徑為引進新設備和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其中引進新設備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故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達到上述要求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優選方案。根據本人多年從業經驗及研究,在普通車床上進行技術改造,可最大限度提高圓錐加工精度及效率,經在生產實踐中實際應用,可達到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
分析研究在車床上加工圓錐體零件,常用的方法如下。
1 轉動小滑板車圓錐
特點是操作容易,加工精度不高,內外圓錐面加工調整角度范圍大,但因車床的限制,只能加工短的內外圓錐面。實際圓錐面加工中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又難于保證加工精度。
2 偏移尾座法車圓錐
特點是可以自動進給,只能加工較長的外圓錐面,但是工件受到車床的限制,不能加工圓錐角較大的工件,加工工件精度差。
3 寬刀法車圓錐
它的特點是簡單、快速可、以加工任意角度的圓錐面,但加工精度不高不、能加工太長圓錐,同時對機床性能要求高。
那么加工各種圓錐有捷徑可走呢?我們如何研究把手動進給改進為走直線自動走刀,主要考慮在主軸箱上安裝能轉動一個轉動角度機構,使主軸與機床道軌有適當的角度旋轉,然而可以加工錐體零件,但存在有多種弊當①三角皮帶運轉不正常;②掛輪不能正常嚙合;③機床精度受到影響。研究一種既不影響機床精度,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多次考慮論證,利用機床特點加工制造一個附件(如圖1),能水平與機床導軌平移,中心距與車床主軸相等,中間采用十字萬向節相聯接,使主軸能在機床導軌上有角度的旋轉,附件由兩鑄造件組成,附件下部與尾架共軌,有導軌,平面導軌可滑動平移、上部有環型T字型構槽,便于與上部附件聯接,中間有扇形體槽好與上部定心定位及轉動。附件上部底件有一個圓柱體與下部扇形體槽相配合,附件上部軸承座孔徑與車床主軸孔結構大小一樣,軸承型號相同,軸前端結構與車床主軸相同,能安裝三爪盤。附件到車床導軌上修整裝配,與導軌面聯接是與尾架聯接相似兩個螺釘倒聯接,附件與下附件是機制螺釘聯接沿T字型溝槽轉動,調整好試車削檢驗各種數據,是否符合生產要求,切削條件切、削厚度、切削速度、走刀量、表面粗糙度,角度準否并能檢查出經過試驗機床縱向板動進給車削,使加工表面質量較好無紋均勻,表面粗糙度值小,精度高,這種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是挖掘生產潛力,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具有操作簡單、能提高生產率、穩定加工質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投資省、見效快等多方面效益。
錐軸和錐孔的配合精度明顯提高,能夠減少圓錐內外體配合研磨時間甚至不要研磨,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如圖2)
4 結語
這種結構簡單,緊湊.制造不難,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是在車床加工圓錐工藝中一次前所未見的創新。經小批量生產達到要求。適合成型批量產品生產。特別適合如:圓錐半角小于30 °內、外圓錐配合零件加工。減少、甚至不要研磨使配合面達圖樣要求。證明該設計方案可靠、可行,預期可提升生產力約200%以上,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俊偉.車工工藝[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 常同立,楊家武,佟志忠.機械制造工藝[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第1卷[M].5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張磊.機床改裝技術[M].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endprint
摘 要:該論文從普通車床圓錐加工工藝入手,通過改進后使原來只能用手動進刀改變為直線自動進刀。提高了機床的生產效率和機床的加工精度。及較大降低勞動強度。
關鍵詞:萬向聯接器 軸承座 分度盤 直線自動進刀
中圖分類號:TH1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82-01
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逐漸推進,對機械設備生產工藝、生產效率及加工精度要求越高,要實現上述要求,主要解決途徑為引進新設備和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其中引進新設備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故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達到上述要求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優選方案。根據本人多年從業經驗及研究,在普通車床上進行技術改造,可最大限度提高圓錐加工精度及效率,經在生產實踐中實際應用,可達到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
分析研究在車床上加工圓錐體零件,常用的方法如下。
1 轉動小滑板車圓錐
特點是操作容易,加工精度不高,內外圓錐面加工調整角度范圍大,但因車床的限制,只能加工短的內外圓錐面。實際圓錐面加工中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又難于保證加工精度。
2 偏移尾座法車圓錐
特點是可以自動進給,只能加工較長的外圓錐面,但是工件受到車床的限制,不能加工圓錐角較大的工件,加工工件精度差。
3 寬刀法車圓錐
它的特點是簡單、快速可、以加工任意角度的圓錐面,但加工精度不高不、能加工太長圓錐,同時對機床性能要求高。
那么加工各種圓錐有捷徑可走呢?我們如何研究把手動進給改進為走直線自動走刀,主要考慮在主軸箱上安裝能轉動一個轉動角度機構,使主軸與機床道軌有適當的角度旋轉,然而可以加工錐體零件,但存在有多種弊當①三角皮帶運轉不正常;②掛輪不能正常嚙合;③機床精度受到影響。研究一種既不影響機床精度,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多次考慮論證,利用機床特點加工制造一個附件(如圖1),能水平與機床導軌平移,中心距與車床主軸相等,中間采用十字萬向節相聯接,使主軸能在機床導軌上有角度的旋轉,附件由兩鑄造件組成,附件下部與尾架共軌,有導軌,平面導軌可滑動平移、上部有環型T字型構槽,便于與上部附件聯接,中間有扇形體槽好與上部定心定位及轉動。附件上部底件有一個圓柱體與下部扇形體槽相配合,附件上部軸承座孔徑與車床主軸孔結構大小一樣,軸承型號相同,軸前端結構與車床主軸相同,能安裝三爪盤。附件到車床導軌上修整裝配,與導軌面聯接是與尾架聯接相似兩個螺釘倒聯接,附件與下附件是機制螺釘聯接沿T字型溝槽轉動,調整好試車削檢驗各種數據,是否符合生產要求,切削條件切、削厚度、切削速度、走刀量、表面粗糙度,角度準否并能檢查出經過試驗機床縱向板動進給車削,使加工表面質量較好無紋均勻,表面粗糙度值小,精度高,這種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是挖掘生產潛力,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具有操作簡單、能提高生產率、穩定加工質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投資省、見效快等多方面效益。
錐軸和錐孔的配合精度明顯提高,能夠減少圓錐內外體配合研磨時間甚至不要研磨,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如圖2)
4 結語
這種結構簡單,緊湊.制造不難,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是在車床加工圓錐工藝中一次前所未見的創新。經小批量生產達到要求。適合成型批量產品生產。特別適合如:圓錐半角小于30 °內、外圓錐配合零件加工。減少、甚至不要研磨使配合面達圖樣要求。證明該設計方案可靠、可行,預期可提升生產力約200%以上,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俊偉.車工工藝[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 常同立,楊家武,佟志忠.機械制造工藝[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第1卷[M].5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張磊.機床改裝技術[M].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endprint
摘 要:該論文從普通車床圓錐加工工藝入手,通過改進后使原來只能用手動進刀改變為直線自動進刀。提高了機床的生產效率和機床的加工精度。及較大降低勞動強度。
關鍵詞:萬向聯接器 軸承座 分度盤 直線自動進刀
中圖分類號:TH1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82-01
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逐漸推進,對機械設備生產工藝、生產效率及加工精度要求越高,要實現上述要求,主要解決途徑為引進新設備和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其中引進新設備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故在現有機械設備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達到上述要求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優選方案。根據本人多年從業經驗及研究,在普通車床上進行技術改造,可最大限度提高圓錐加工精度及效率,經在生產實踐中實際應用,可達到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
分析研究在車床上加工圓錐體零件,常用的方法如下。
1 轉動小滑板車圓錐
特點是操作容易,加工精度不高,內外圓錐面加工調整角度范圍大,但因車床的限制,只能加工短的內外圓錐面。實際圓錐面加工中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又難于保證加工精度。
2 偏移尾座法車圓錐
特點是可以自動進給,只能加工較長的外圓錐面,但是工件受到車床的限制,不能加工圓錐角較大的工件,加工工件精度差。
3 寬刀法車圓錐
它的特點是簡單、快速可、以加工任意角度的圓錐面,但加工精度不高不、能加工太長圓錐,同時對機床性能要求高。
那么加工各種圓錐有捷徑可走呢?我們如何研究把手動進給改進為走直線自動走刀,主要考慮在主軸箱上安裝能轉動一個轉動角度機構,使主軸與機床道軌有適當的角度旋轉,然而可以加工錐體零件,但存在有多種弊當①三角皮帶運轉不正常;②掛輪不能正常嚙合;③機床精度受到影響。研究一種既不影響機床精度,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多次考慮論證,利用機床特點加工制造一個附件(如圖1),能水平與機床導軌平移,中心距與車床主軸相等,中間采用十字萬向節相聯接,使主軸能在機床導軌上有角度的旋轉,附件由兩鑄造件組成,附件下部與尾架共軌,有導軌,平面導軌可滑動平移、上部有環型T字型構槽,便于與上部附件聯接,中間有扇形體槽好與上部定心定位及轉動。附件上部底件有一個圓柱體與下部扇形體槽相配合,附件上部軸承座孔徑與車床主軸孔結構大小一樣,軸承型號相同,軸前端結構與車床主軸相同,能安裝三爪盤。附件到車床導軌上修整裝配,與導軌面聯接是與尾架聯接相似兩個螺釘倒聯接,附件與下附件是機制螺釘聯接沿T字型溝槽轉動,調整好試車削檢驗各種數據,是否符合生產要求,切削條件切、削厚度、切削速度、走刀量、表面粗糙度,角度準否并能檢查出經過試驗機床縱向板動進給車削,使加工表面質量較好無紋均勻,表面粗糙度值小,精度高,這種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提高機床自動化程度的改裝是挖掘生產潛力,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具有操作簡單、能提高生產率、穩定加工質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投資省、見效快等多方面效益。
錐軸和錐孔的配合精度明顯提高,能夠減少圓錐內外體配合研磨時間甚至不要研磨,加工表面精度從原來的3.2 mm以下提高到1.6 mm至0.8 mm。(如圖2)
4 結語
這種結構簡單,緊湊.制造不難,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是在車床加工圓錐工藝中一次前所未見的創新。經小批量生產達到要求。適合成型批量產品生產。特別適合如:圓錐半角小于30 °內、外圓錐配合零件加工。減少、甚至不要研磨使配合面達圖樣要求。證明該設計方案可靠、可行,預期可提升生產力約200%以上,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俊偉.車工工藝[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 常同立,楊家武,佟志忠.機械制造工藝[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第1卷[M].5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張磊.機床改裝技術[M].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