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基
摘 要:該文就傳統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中如何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進行探討。多年電子技術教學實踐表明,傳統電子技術教法中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響學生對電子理論應用能力的提高。提出自主實驗在學生發現學習中的重要性,利用仿真軟件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實際電路設計能力,達到知行統一。
關鍵詞:自主實驗 發現性學習 電路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a)-0168-01
1 問題提出
模擬電子技術是中職院校電工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實踐性較強。課程涉列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單純通過課堂講授理解比較困難。一直以來這門課的教學沿用傳統課堂灌輸方式,讓學生硬性記憶一些理論,結果導致學生因理解不深,應用能力差或根本無法應用電子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瓶頸。任教《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以來,曾多次思考并實踐把課堂搬進實驗室,實行一體化教學,利用仿真技術構建虛擬實驗室,實踐證明,效果較好。
2 傳統教法的不足
傳統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主要以灌輸學科知識為目標,把學習理解為固定在書本上的學習過程。過多的倚重教材學習,忽視了發現性學習、探究學習和行動學習在學生學習中的發展價值。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動手能力的培養,忽視了社會經驗的獲得和實踐能力的形成。教學目的單純讓學生重復這些內容,并嘗試使用這些知識去解決職業活動、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學內容是將大學課程《模擬電路》中必須掌握的基礎理論挑選出來,經過簡化得出的基礎性科學知識,專業性很強、很難、很抽象。對于現在的技校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學生無法深刻的理解掌握,缺乏信息反饋和學生的參與,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易受影響,最終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3 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完成教學活動向以學生為中心轉移。通過對教學形式的全面改革,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進行發現性學習引導。讓學生通過對實驗內容練習,探尋知識點,掌握實驗的方法、技能,熟悉各種常見單元電路實驗,了解元件參數對電路性能的影響,學習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簡單電路設計、安裝調試。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驗相結合,理論指導實驗,實驗驗證理論的相互促進加深理解的過程。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的良好品質。
4 一體化教學的構思及做法
一體化教學改革應從改變開課形式、優化實驗內容、引進計算機仿真教學、完成課外設計等幾方面著手。授課形式主要采用正面課堂教學結合多媒體、演示示范等幾種形式,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證知識的系統性、正確性和知識拓展的深度,它的突出優勢是有嚴密的組織性和計劃性,教師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處理[1]。由于課題教學環境中配備有投影儀、視頻展示臺、計算機等設備,教師可以利用已經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并結合黑板,利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直觀、信息量多的特點,突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突破難點,并結合電子EDA仿真虛擬實驗,這樣既可以節省大量的教學資源,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參與到其中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演示實驗,為使學生更清楚直觀的觀察到實驗數據和教師的操作要領,保證教師實驗的示范性。
實驗單獨開課,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情況自主到實驗室進行相關實驗。保存部分單元驗證型實驗,學習典型實驗的實驗方法,學會將復雜電路單元化,進而學會對復雜電路分析。在驗證型實驗中增加實驗內容,包括輸出要求、參數變化、實驗步驟改變等,由簡單到復雜增加設計型、綜合型實驗,有利于學生提高課程之間的知識整合運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理論教學結束后,每一個學生都要根據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及實驗的要求,自己連接電路,并測試各點電壓、電流、電氣性能等參數,認真地完成每個章節所需典型實驗,設計簡單電路并驗證,根據自己操作實驗得到的各種實驗數據、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什么問題,寫出實驗報告,根據實驗數據來論證理論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設計進入自動化階段。建立電子技術仿真實驗室,讓學生學會利用Multisim仿真軟件進行電子實驗。它能快速調用電子元器件和儀器儀表搭建電路,仿真實驗過程,顯示實驗結果。在計算機上進行電子實驗,可以隨意改變電路中各元件參數,增加或減少電路元件,方便快捷,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培養電路設計能力。學生可以反復去實驗,有利于學生研究實際實驗室不方便操作的內容,使電子實驗更加完整。
結合《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完成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參加電子設計大賽,將它們作為實驗課程的補充和擴展,加強學生設計能力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2]。教師提供課程設計題目和要求,學生分成設計小組,可以隨時和老師交流設計進程和努力方向。各組根據設計題目,使用Multisim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設計,監測電路參數和實時數據,到實驗室進行相關設備的安裝調試,做成實驗成品,驗證成品各相功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形成實驗報告,交由設計指導老師檢驗。通過小組協作設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鼓勵學生參加電子設計大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性,鼓勵學生探尋新知識、新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5 結語
模擬電子技術的一體化教學改革,豐富了課堂教學,突出了教師的主導性、示范性。同時,讓學通過實驗去發現知識、驗證知識,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完成了理論和實驗的相互促進作用,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形成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技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 曹光躍.模擬電子技術及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 秦曾煌.電子技術[M].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