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芬
摘 要:我校也開展了導學案高效課堂教學,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教師,運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已實踐了一年多的時間,通過對導學案的實際運用,我對導學案教學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導學案運用能夠使課堂變得高效、省力。在進行思想品德課導學案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收獲,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在運用導學案的過程中有一些收獲,歸納如下。
關鍵詞:思想品德 教學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15-01
1 教學環節齊全、緊湊
導學案的設計中有目標呈現、課前預習、問題導向、生問師答、盤點收獲、當堂達標和師生小結六環節組成,其中每個環節之間緊密相連,幫助學生做好自學和鞏固。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走進青春》一框題中,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青春期的含義、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以及進入青春期所產生的心理變化等。不僅教師輕松的點撥,而且學生能愉快的掌握其知識點,再加上達標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理解歸納與鞏固。
2 學習目的明確,做到優點放矢,教學效率高
運用導學案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前都預習了所要學習的內容,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學生認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用在課堂上利用過多時間講解,而教師主要講解的是學生在課前預習不能解決的問題。運用了導學案教學,課堂上的練習幾乎都能解決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若真正運用好導學案的模式,無論怎么做,教學目的明確,教師的“教”將變得很輕松,教學效果好,效率也會很高。
3 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導學案的運用,大部分學生能自覺主動的去閱讀和預習,自己去解決學案中的內容,這對于學困生來說,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能使很多學生參與其中,找到自身的閃光點,樹立起信心,從而對學習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更加積極地去學習,真正做好學習的管理者。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發掘自己的潛能》一框題中,學生學習導學案后,就可以了解到這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學生通過自學,就能掌握其中的要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還能自覺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這也從側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學習做到事半功倍。
4 學練結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能力
導學案的著眼點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評價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教師則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課前預習部分,注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歸納能力。通過老師在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就能夠掌握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情況,對學生課前不掌握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地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重視解決。
在運用導學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太低,流于形式。導學案的設計中,是根據課程內容進行由易到難而設計的。在合作導向環節的小組討論時,好的問題能夠使學生的討論有成效而且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學生在進行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好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問題討論,發表自己的砍伐和建議,而對于學困生而言,就成了聽眾或者觀眾。這主要源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太差,學困生懶得思考,從而出現了此現象。
(2)班額較大,分組有困難,教師很難照顧全體,顧此失彼,無法完成一節課所設計的教學任務。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有10個或者12個小組,各個環節都要照顧就變成了難事。如果每個小組都要關注,有可能會浪費時間,完不成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以便對學困生照顧不周。
(3)課程安排緊密,學生缺少預習的時間,而導學案要順利完成則需要每節課前扎實的有效預習。學生學習的課程多,每門課都有導學案和作業,沒有時間預習,加上對思想品德課還不夠重視,就出現了不完成導學案的內容,從而教學效果較差。
(4)學生不能真正的融入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使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得以調動,但是假如對學生駕馭的不好,就會成為個別尖子生的優秀平臺,而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仍是人云亦云,甚至是乘混作亂,更有甚者課堂難以駕馭。
(5)學案上的時間設計不夠準確,學習目標有時太大,不適合學生理解和學習,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仍沒有擺脫教案的影響。因為實踐導學案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融入導學案的模式,在書寫學案時仍然受教案的影響,制定學案時所制定的目標脫離了學生的學情,出現太大太空的現象,他們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同時,估計5 min學生應該合作討論完成的內容,但是10 min了學生還是完不成。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祝福青春》這部分時,合作導向題目共有兩個問題,預計8 min,結果6 min完成的只有一組,12 min的時候大多數學生依然沒有完成,再等待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答案。
(6)對課堂小結不夠重視。課堂小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總結與歸納,如果用一句話代過或者是簡單幾句話進行總結,會使學生把握不住這節課的重點知識,不便于學生的理解和鞏固。
(7)達標練習的設計上,總是有些出入,習題的梯度分明,大多數時候學生完不成課堂達標檢測題,或者制作選擇題,對材料題視而不見或者將材料與問題無法進行結合,從而出現“吃不飽”和“撐夠嗆”的局面。
(8)學案設計的是一節課的內容,對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缺乏足夠的重視。因為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是以單元或者課為系統,而學案只設計一個框體的內容,從而導致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有的知識點在做習題的時候學生卻印象不深,無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和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總而言之,我在使用導學案教學的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和研究,主動向他人學習,并認真閱讀相關書籍,充實自我,為提高自己對導學案的運用能力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