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摘 要:高效課堂的高效不僅體現在傳統觀念上的好:良好的課堂秩序、教師按時完成授課內容、學生認真聽講和回答問題、按要求進行大量練習訓練,解疑答惑。高效課堂就是應該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效課堂的宗旨是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從而達到讓每個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與其適應,充分發揮出每一個學生的潛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的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收獲的滿足。
關鍵詞: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學氛圍 小組評價 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062-01
“hello,Im a writer from ancient Greece,and I want to interview you about the Olympic Games……”您好,我是來自古希臘的記者,我想采訪一下關于奧運會的情況。in my opinion…我的意見是……Im afraid I disagree…恐怕我是持反對意見的。高一38班教室里學生們正在唇槍舌戰,用他們或流利或蹩腳的英語盡情的展現著自己,他們不再是啞巴英語,不再只是紙上談兵,不再是簡單的單詞短語的重復記憶,枯燥無味。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激情四射,整個課堂儼然已成了學生們的陣地。我驚訝于學生們的能力,不再擔心課堂內容學生能否理解,能否掌握應用。學生上課不再感到疲倦、學生的求知欲被充分的調動出來。英語課文的閱讀不再是老師對單詞的講解,對句子的翻譯。高效課堂是在追求“三維目標”,實現更高層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而上升到態度情感價值感,通達智慧的層面。
1 高效課堂教學理論基礎
高效課堂教學(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room)最初起源于20世紀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受實用主義教學影響后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高效教學指的就是通過教授一段時間后,學生有沒有得到進步與發展,重點在于學生而不是教師的本身,可以這么說,學生是否在學習上得到進步是衡量教學的唯一指標。結合現代教育的發展,高效課堂的主要評價標準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和教學目標是否完成。
2 英語高效課堂Reading課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時,我們必須考慮英語語言學習,課型和學生所具有的特點。首先,Reading課堂語言教學具有三個基本因素,即:預習,學習和運用。其次,學生是一個有機的主體,他們不是空洞地走向課堂,他們總是以原有知識和經驗為生長點,不斷滋生出新的知識和經驗的網點。考慮到以上兩個方面的因素,Reading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涵蓋這兩個層次:一是課堂的組織形式,也就是教師運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流程等(教案的提前編寫);二是課堂的行為規則,也就是教師用什么方式來維護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即課堂管理。(1)通過小組合作,團隊意識,提高學生自信心,樹立自主的學習態度。Reading閱讀課上,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展示”,學生“點評”,而老師的點評只起到補充或者畫龍點睛的作用。老師在對學生的展示,點評進行反饋評價時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如激勵性的語言:You are so clever!You are brave enough!You have done a very job!還可以通過小組加分的形式,讓學生抱成團,形成團隊意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室是展示學生魅力,張揚學生個性的舞臺。學生以讀、寫、說、討論、演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動有趣,熱情高漲。這樣師生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發揮。(2)強化自學預習,突出學生展示,細化教師引導。與初中英語學習相比,Reading課不論從教材難度還是從課容量來說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學生課前預習是英語高效課堂有效性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預設的預習內容應該具體明了,包括:目標、重難點。導學稿的編寫突出了課前預習案,使學生的預習內容變得一目了然。其中個別方面需要教師細化引導,每一步都要預設的到位,以免學生在預習上出現誤差。課上學案,突出小組活動,學生展示環節。把老師空洞的講解變成學生們探索的樂園。在你追我逐的各種比賽競爭中提高效率(如:retell,Interview,debate等形式),展現自己的風采,提升自己的能力。(3)建立有效的評價方式,讓課堂評價為高效課堂增添活力。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展,提出問題,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提倡開放性教學,開放學生的活動與思維空間,開放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和全面發展;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發展,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反復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正達到讓學生“教不為了不教”的目的。
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具有肯定、激勵的作用,更具有引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組評價法—— 培養協作精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常采用分組教學策略,即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加強小組長的培訓,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小組評價法”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為目的。這樣的評價,對于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伙伴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鼓勵評價法—— 是日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是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學生持續性、發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教師的鼓勵對不自信的學生更有推動作用。在教學中可以用語言和體態進行鼓勵性評價。
總之,高效課堂要達到真正的高效,有效,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策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找出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這也是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