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對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大。我國的新課改正在普及。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音樂課是必不可少的一門科目。音樂是一門藝術型的學科,學習音樂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在欣賞富含藝術家思想的音樂時,學生也能夠充分的感受藝術家的情感。在初中,音樂課并不是為了培養具有音樂特長的學生而設立的,而是為了發掘每個學生的音樂潛力。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鑒賞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將就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中學音樂 鑒賞教學 問題和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35-01
在音樂鑒賞學習中,學生能夠感受音樂情感,理解音樂包含的思想和內容。所以說,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鑒賞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音樂鑒賞學習,能夠讓學生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飽含思想的音樂也能夠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所以,音樂欣賞不僅決定著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也決定著他們的審美觀念。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方式,同樣也包括著音樂鑒賞教學。
1 中學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可以看出,隨著新課標的普及,教師的教學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革新,但是在現今的中學音樂鑒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經濟和社會水平的發展,也帶來了網絡和計算機的飛速普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依靠“粉筆、黑板和講臺”來進行教學,現今的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師能夠將圖片、視頻、音樂或者課件等融入到音樂鑒賞的教學之中,豐富多彩的多媒體素材,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但是,很多教師認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可以摒棄,多媒體教學才是“夠檔次”的教學方法,這就造成了一種喧賓奪主的教學現象,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反而不重視傳統教學。例如教師在制作具有背景動畫的課件時,過分的注重課件所展示出來的視覺效果,而忽視了課件的實際作用。學生只能夠看到制作優良的課件,但是同時注意力也偏向了這個方面,音樂鑒賞教學的本質被忽視了。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多媒體只是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能夠真真正正的讓學生們獲得知識,才是教學的目標和本質。
(2)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會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內容,同時培養他們抽象思維和具體思維的能力。但是有些音樂鑒賞教學在進行延伸時,沒有做到適度。例如在欣賞中國古典名曲《廣陵散》等音樂時,教師給學生講解作者在曲中包含的“對社會不滿,生活不如意”等思想,這就偏離了音樂鑒賞教學的目標,讓學生過多的了解了音樂鑒賞以外的內容。還有在欣賞我國的民歌時,在鑒賞教學的內容中,穿插過多的對民族風俗、文化知識和傳統的講解,這樣,音樂鑒賞課就變成了歷史課和語文課。教師忽視了教學的重點。
(3)像很多其他科目的教師一樣,在音樂鑒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同樣會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加入一定的課堂活動。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把握好“度”,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穿插諸如“小組討論”“舞蹈演講”等等課堂活動,誠然,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但是這些活動嚴重的占用了正常的教學時間,雖然學生的熱情很高,但是教師沒有真正的講解知識,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毫無收獲,浪費了一整堂課的教學時間。所以,在進行課堂活動時,教師應該首先注意適度,在適度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的不同,靈活的進行課堂活動內容的設計。例如在欣賞非洲樂器時,可以讓學生扮演非洲人,進行樂器表演,而且應該鼓勵活躍的學生去做,或者其他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一起完成。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背離了音樂鑒賞教學的初中,迷失了教學的方向。
2 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建議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學的音樂鑒賞教學存在很大問題,要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質量,就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來解決問題。眾所周知,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尚且不高,在進行音樂鑒賞的教學中,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以學生的“感官欣賞”為主的,通過簡單的感官欣賞,學生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師要營造一種課堂氛圍,這個氛圍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決定。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目的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靈活的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不僅讓學生學的好,也能夠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例如在欣賞“天鵝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天鵝,感受音樂中的力度、速度、音色等等方面的內容,模仿惡魔和天鵝的對話,各自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感受音樂中包含的意境。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教學目標是引領音樂教師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動力所在。教師應該根據情況設置自己的教學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中學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還不是很高,教師應該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加大學生基本能力和知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應該在教學中,將音樂的趣味性、實用性等融入到教學之中。新課改要求的是“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要堅持“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理念,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讓講臺不再是教師獨占。其次,教師要設立教學目標,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活躍氛圍。
有些學生和教師認為音樂鑒賞課枯燥無味,沒有實質的作用,從而忽視了音樂鑒賞教學。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及時的轉變觀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計算機、網絡或者多媒體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來進行引導,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改變以往冗長枯燥的課堂解說。結合適度的音樂鑒賞活動,選擇一些優秀的、文化內涵比較豐富的音樂來給學生欣賞。
3 結語
在中學音樂鑒賞教學中,盲目的熱情和模仿,顯然都是不可取的。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適當的進行總結和反思,緊跟新課改的步伐,堅持“學以致用,學生為本”的理念,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做好中學音樂鑒賞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曦.音樂鑒賞課堂有效導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98.
[2] 江紅軍.談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J].祖國:教育版,2013(3):405.
[3] 王留明.新課改下中學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轉變[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