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格
摘 要 高職學院的學生管理者要意識到網絡的雙面性,通過加強監管、出臺網絡使用制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對學生進行管理。
關鍵詞 高職教育 網絡普及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根據全球的一項調查,目前中國的互聯網使用率僅次于印度,排在全球的第二位,在中國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中,以年齡劃分,其中15到34歲年齡段為互聯網的最活躍的使用年齡,其用戶占到中國總用戶數的59%左右,如果把數據再具體的劃分,其中15到24歲年齡段占到的比例約為27%,25到34歲年齡段的比例為32%。從以上的數據看到,中國年輕人受網絡的影響最大。以高職學生為例,目前中國在校的高職學生年齡在18到22歲之間,以湖北省為例,通過對在校的高職學生的調查,一般采取問卷和面對面的訪談,100%的學生擁有手機,90%以上的學生開通了流量,通過手機終端能夠上網,其中高達一半的學生每個月的流量超過500兆,學生通過手機上網的時間也是比較驚人的。除去手機的接入網絡外,70%的同學擁有手提電腦,全部接入網絡,每天的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其中很多學生明確的表示上網時間基本占據了自己休閑和娛樂的全部。網絡如此的普及速度是很多高職學院的管理者是沒有意料到的,那么在網絡背景下,如何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管理是目前各大高職學院的輔導員和老師急需解決的問題。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是一個雙刃劍,對當前高職學生帶來的優點和缺點都是顯而易見的。下面將仔細的分析網絡背景下對當前高職教育的積極和不利的影響。
1目前網絡對高職學生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
1.1網絡提供了最新的信息來源
網絡是所有媒體中時效性最強的,很多新聞事件和國際局勢都會通過網絡迅速在全世界范圍內流通。作為當下的大學生,緊跟時代的脈搏非常重要。網絡作為一個新聞和信息的載體非常好的開闊了當前大學生的視野和對世界的把握程度。除此外,很多國家政策和發展的規劃等等導向性的文件也通過網絡深入學生的生活,這也是網絡的有利表現。目前很多就業信息也是在網絡上公布,學生通過提交電子簡歷或者是電子郵件來尋找合適自己的工作也是當前就業中最常見的模式。
1.2網絡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娛樂方式
目前大學生除了在網絡開展網絡游戲、視頻下載外,很多大學生在網上自制一些論壇、微電影、群、微博話題等等,在網絡的大千世界里,大學生也是最活躍的群體,很多大學生在網絡中也獲得較多的娛樂體驗,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交際范圍,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是網絡的有利方面。
1.3網絡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方式
網站上的學習內容非常的豐富,除了教學大綱、習題、教案、課件等等,還有重要核心教師的視頻,也就是說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收看全國最著名的教師的課堂,甚至海外。除了精品課程的學習,很多教師在網上有公開課,作業的提交、答疑解惑、師生互動等等都在網絡上進行,目前在很多學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4網絡給輔導員帶來了新的管理模式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生管理,以前任何事情的公布都需要在教室面對面的進行,隨著網絡的出現和普及,輔導員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更多的可以借鑒網絡的便利和及時性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如可以建立班級的群、飛信群等等,甚至可以開展視頻的多方會議和視頻等等。除了面對面的學生聊天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和微博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跟蹤和管理,大大提高了輔導員的工作效率。
2網絡給高職學生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很多不正當的思想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勞而獲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思想產生了消極的作用。網絡帶來學生對道德的評判標準降低,網上人群素質有高有低,部分網絡上的網友崇尚的很多思想動向實際與現實的道德標準是相違背的,如果受網上的思想影響過多,直接導致高職學生自身的道德水準的下降。除此外如果高職學生過多的沉溺網絡,尤其是網絡游戲,很多學生就會將大把地時間浪費在游戲上,甚至是白天睡覺,晚上通宵游戲,長此以往,網絡降低了高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網絡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因此而荒廢了學業,一事無成。
通過以上的分析,網絡對高職學生的不良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網絡的不利影響已經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如果不加以關注和解決將直接影響高職學生對學習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畢業生的質量將嚴重的制約和影響。作為培養國家需要的一線操作技能的高職畢業生將擔當著重要的歷史任務,解決網絡在高職學生中的不良影響成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3解決網絡對高職學生不良影響的對策分析
3.1加強網絡監控
高職學校一定要要凈化校園網絡,尤其是屏蔽一些反動、色情、黃色的網站和游戲,堅決杜絕學生從事相關的違背道德規范的網絡事情。學校要成立專門的網絡管理和監控中心,形成有效監控系統,保證校園網安全而健康地運行和發展。
3.2學院出臺相關的網絡使用制度
學校作為學生管理的主體,通過制度來管理學生是很多學校常見的做法,很多學校有很多學生管理制度的規定,很多學校目前在網絡管理制度方面是一片空白。為了更好的規范學生的網絡使用,學校當局出臺一個合適的網絡(下轉第66頁)(上接第61頁)管理制度迫在眉睫。網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網絡使用時間規定,晚上和午休時間堅決斷網,在網上有不正當的言論需要及時的制止,并且有相應的處罰規定等等。
3.3加強校園人文教育和活動
為了分散學生對網絡的依賴,高職學院應該舉辦很多人文相關的教育和校園文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通過課外生活的開展,減少學生課余時間對網絡的依賴,課外活動不僅給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平臺,也鍛煉了學生在活動的各種交際的能力。
3.4引導積極向上的網絡利用方式
開展網絡相關的活動很重要,以網絡為載體,一方面讓學生知曉網絡、利用網絡,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同學的能力,尤其是自學能力。如校園的網絡微電影比賽、網站設計大賽、論壇設計大賽、模擬炒股等等。以上活動采取學生常見的網絡方式展開,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的優勢來意識到網絡的作用。
3.5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網絡發達和普及的今天,更不能忘記傳統的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設。高職學院要充分利用“兩課”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當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區別與其他國家的特殊國情。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滲透的載體,尤其可以利用網絡的視頻教學相關的資源,積極宣傳主流思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除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外,教師要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通過網上的正面教育,尤其是各種典型的優秀事跡和人物,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精神,尤其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通過努力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自覺約束自身的道德行為。只有思想教育做到位了,學生才能武裝自己,不會被網上的不良的思想影響。
隨著網絡的普及,如見今天邁入了全民上網的時代,網絡的使用和普及將進一步的低齡化,高職學院作為培養國家積蓄的一線操作人才,承擔著技術培訓和思想教育的雙重重任。高職學院的學生管理者要站在為國家發展的高度,通過不斷摸索和進步,在網絡背景下,管理好學生,培養好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屈桂梅.網絡對高職學生的消極影響和對策[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104-106.
[2] 張瑜,劉濤雄.在互聯網上如何贏得青年[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4:67- 68.
[3] 王文軍.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06.8(2):145-146.